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科技重塑猪业 擘画产业新篇 | 第七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福州开幕

2025年9月20日,第七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千年榕城、有福之州——福州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以“科技重塑猪业”为主题,在扩大生产满足供应的生产中心向提质增效挖掘消费潜力的需求中心转变的关键窗口期,通过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构建科技与产业的交流平台,助力我国生猪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中国猪业科技大会十年后再度回到大会肇始之地福建,既表明中国猪业科技大会在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也是对福建省生猪产业十年来坚持市场导向、务实发展,在建设种猪繁育高地和仔猪生产基地方面卓有成效工作的肯定。

1758674507418911.jpg

 出席本次大会开幕式的重要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张改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吴顺意总畜牧兽医师,以及到会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阎汉平研究员,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汉春教授,副理事长乔玉锋研究员、陈伟生研究员、呙于明教授、廖明教授、焦新安教授、副监事长丁铲研究员等学会领导,学会挂靠单位中牧集团代表赵凤龙副总畜牧师,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梁全顺研究员。以及大会邀请的55位发言嘉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名参会代表。

1758674548605226.jpg

大会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吴顺意总畜牧兽医师首先致辞,吴总师代表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福建畜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三十多年来,福建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走好特色路、做好“土特产”,充分利用气候适宜和山海资源的优势,加快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农业,形成农林牧渔业齐头并进,竞相并发的势态。“十四五”以来,福建省生猪产业持续转型升级,规模养殖比重达90%以上,多层养殖模式超410家,引进美国、丹麦、法国、英国等多国种猪资源,建成种猪场185家,其中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7家,推动生猪产业实现从“量”的合理增长向“质”的有效提升转变。

1758674588700531.png

本次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在大会开幕辞中表示,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已实现猪肉供给充足的目标,未来产业将继续在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供应、推动绿色转型、强化食品安全和维护农户利益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为此,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对已连续举办十年的中国猪业科技大会进行了适度改版,在坚持以科技为核心的基础上,本届大会重点增加了科技与产业的适配和实用方面的深入探讨及经验推广的内容,旨在汇聚、交流、展示应对挑战的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为生猪产业及科研发展提供启发。

1758674698764113.jpg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马闯主持。

1758674748842604.png

 随后的全体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大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王金勇研究员主持。共有四位特邀发言人在全体大会上作主旨演讲。

1758674772570696.jpg

首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张改平教授作了题为《我看疫苗》的报告。张院士表示,疫苗虽已有效控制多种人畜疫病,但仍无法实现完全防控,其作用不仅在于疫病防控,更可调控生理平衡。疫苗的本质是抗原,抗原的根本任务是打开免疫开关、指引免疫方向、建立模版,他强调动物疫苗必须高效、安全,否则将带来毁灭性影响。未来疫苗将朝着精确、微量、纯化的方向发展,肽能否成为终极疫苗?人类尚未具备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疫苗研发依然任重道远。

1758674803303821.png

第二位特邀报告人是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教授,报告题目是《猪肉产业科技现状:鲜肉、加工肉和细胞培养肉》。周教授曾经在十年前的第一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上作主旨发言,十年后再次为我们分享了猪肉加工业发展概况及产业科技进展,从捍卫吃肉权利、革新冷却肉与风味控制技术,到探索细胞培养肉,中国肉类科技正全方位推动产业安全、优质与可持续发展。

1758674843107034.jpg

随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王楚端教授以《中国猪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思考》为题做了专题报告。中国猪业正面临疫情反复、效率低成本高、市场价格波动、环保压力及种源依赖等多重挑战。对此,王楚端教授提出应构建高健康度种猪繁育体系,通过推进生产精益化、运用金融工具管控市场风险,并加快生产方式转型以提升猪肉品质,从而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破局思路。

1758674872533710.png

最后,牧原食品首席财务官高曈先生做了题为《元点突破,科技引领——牧原食品在数智化和绿色转型方面的思考与行动》的专题报告。牧原食品全面推进绿色智能化养猪,2024年实现碳减排529万吨、节水1/3,污水净化达动物饮用标准,臭气治理率超99%,并通过种养循环成功改良盐碱地与沙漠,带动农民年增收超13亿元。高曈指出,智能化养猪能大幅降低劳动强度与技术门槛,通过AI巡检、声音与行为分析等手段,实现猪群健康精准监测、病患精准识别与用药,提升人效与管理效率。目前中国智能养殖模式正获得国际关注,将有力推动我国从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迈进。

本届大会设置“学术与研究”、“生产与质量”、“疫病防控与实践”三大主题,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汇聚权威专家与规模养殖企业,分享前沿成果与实战经验;会议特设开放互动环节,推动专家与从业者直面产业痛点,共商高质量发展路径,系统化推动生猪健康养殖与产业升级。

大会期间还将同步举办两场企业卫星会——勃林格殷格翰卫星会与嘉吉+PIC中国+箬溪生态卫星会;前者聚焦猪蓝耳病防控与净化实践,后者着重探讨携手共建全产业链养猪体系的经验,为养殖从业者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另外,大会召开前还举办了养猪学分会理事会议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评审会,并同期召开猪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十四届猪业科技大会。这一系列重要活动充分彰显了大会的行业凝聚力与推动作用,为产学研各界搭建起高效交流与共商决策的专业平台。

1758674904415269.jpg

本届大会由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参与承办,同时得到福建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倾力协办,以及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勃林格殷格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皮埃西(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默沙东动物保健品(上海)有限公司、漳州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箬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一遍天原种猪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牧倍康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哈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诺牧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普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本着回归学术、高效务实的原则,本届大会日程缩短到两天。经过大会组委会的高效运作和学术委员会的严格甄选,共有55位邀请发言人、34位口头发言人在全体大会、专题讨论环节和卫星会上作专题报告。此外,还有50家企业参与展览展示,精准对接业内人士,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将继续围绕猪业科技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听专家观点、会四海朋友、论产业发展、观创新产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将坚持以科技促进产业发展的宗旨,为我国猪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努力。

1758674939462742.jpg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