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湿分离机的重要性
发展路径
干湿分离机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其迭代路径其实是很清晰的,那就是不断地增加过滤网的面积,减小过滤的孔径,从而提高拦截效率,以将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尽可能多的拦截出来。
市场问题
从最初的直接挤压式,到后面的斜筛式,以及现在的滚筒式,都是增加拦截效率这个方向的。那为什么市面上的干湿分离机,不但价格差异很大,拦截效果也差异很大呢?本质原因正是成本,劣币驱逐良币,制造业的这种内卷从来都有。市面上大多数人购买一台干湿分离机,都没有那个能力去判断他的粪污拦截效果,没有办法判断拦截效果的话,就会偏向于选择价格更便宜的设备,这是人性使然。更是我们生猪养殖行业的对粪污处理设备不了解,不清楚,也不想花太多时间与精力去研究的原因。
二、决定干湿分离机拦截效率的六大环节
具体到干湿分离机上面,决定一台分离机的拦截效率,总共和几个环节有关呢?答案是六个环节,分别是滚筒直径、滚筒长度、筛网孔径、挤压网筛长度与孔径、滚筒转速,以及出粪干度。不同的生产厂家正是从这六个环节上面去减少成本,从而降低设备销售价格的,为了避免更多的养殖户踩坑,下面我们详细为大家解释一下。
1.滚筒直径
直径的大小决定了总过滤网的面积,直径越大过滤网面积越大,从而粪污拦截效果越好,相应的设备成本也就更高。
2.滚筒长度
和前面的直径一样,关乎过滤网的总面积,同时也关乎设备成本。
3.筛网孔径
孔径越小过滤效果越好,但是孔径越小成本越高。因为孔径小到一定的程度后,其支撑力量大幅度减小,单靠筛网本身的强度无法支撑滚筒。这里就需要套网了,外面得套一个硬的滚筒,里面再衬一层更细的细网,这里也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如果使用更大的孔径,则过滤效果大幅度降低,同时成本也更低。
4.挤压网长度与孔径
挤压网就是滚筒分离出来的粪便,再次挤压的这个部分,这个部分越长,挤压网就可以设置得孔径越小,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大家可以看看我上面的那张图片,我为大家标出来了不同设备的挤压网长度,这个长度我见过有的厂家做到了20厘米,这是完全不够的,为了节省成本真的哪里的成本都敢动。
5.滚筒转速
滚筒转速越快,粪污在滚筒内的停留时间越短,从而单位时间内与过滤网的接触面积越小,同样,滚筒转速越慢,物料与滚筒的接触时间越长,从而单位时间内与过滤网的接触面积就越大。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滚筒转速也不是越慢越好,还取决于筛网的孔径,孔径越大,拦截效果就越差。还有就是水质也关键,一般小猪的猪粪,就不适合太慢的转速,因为粪便更细,你转得慢了后,会形成拥堵,后面的粪污会直接冲过来跑到出粪口,这个就失去了设备的过滤效果了,一般而言小猪阶段转速需要快点,大猪阶段可以慢点。
6.出粪干度
这点许多人也是走入误区的,认为粪便越干越好,其实不然,这个干度适当就好。曾经我在某个大集团看到,他把挤压部的前面那个弹簧,完全卸掉,粪便挤压出来就是那种介于成型与不成型之间的状态,他这个粪便是吐到发酵塔里面的,湿料太多了他就倒两包木屑进去发酵塔里面吸附一下。我觉得这个做法就是比较先进的了,尽量的让粪便里面更多的固体,从而降低出水的粪污浓度。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