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全景速览
7 月 3 日,全国仔猪与生猪价格走势呈现显著上扬态势,涨势极为引人注目。先观仔猪市场,10 - 14 公斤的仔猪价格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山西省长治县,10 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高达 60 元 / 公斤 ,而湖南省桃江县仅为 30 元 / 公斤。在 15 - 19 公斤的仔猪价格区间,江苏省东海县 15 公斤外三元仔猪报价 36 元 / 公斤,湖南省祁阳县则低至 22 元 / 公斤。对于 20 - 30 公斤的仔猪,山东省郓城县 20 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为 30 元 / 公斤,甘肃省肃州区 20 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为 35 元 / 公斤。
生猪价格上涨势头更为迅猛,全国 26 个省市价格全面上涨,无一下跌或持平。华东、华南地区引领涨势,成为价格上涨的 “急先锋”。华东地区多地生猪价格成功突破 7 元进入 8 元区间,在 7.6 - 8.9 元 / 斤的范围内波动。其中,山东生猪出栏参考价为 7.6 - 7.8 元 / 斤,较之前上涨 0.1 元 / 斤;安徽参考价在 7.7 - 7.9 元 / 斤,价格亦有所上扬。华南地区猪价表现突出,广东地区猪价涨幅最为显著,单日上涨 0.4 元 / 斤,标猪出栏参考价达到 8.4 - 8.7 元 / 斤 ,逼近 9 元大关。西南地区主流猪价在 7.3 - 7.4 元 / 斤之间调整,尽管该地区中大猪存量较多,但近期出栏活跃,涨势强劲。东北地区价格全面上涨,二次育肥积极性高涨,外调生猪数量持续增加。
区域价格特写
华东地区
江苏省作为经济发达且人口密集的省份,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庞大,产业链完备,具备成熟的养殖技术与丰富的经验,这使其在生猪市场上拥有稳定的供应能力 。7 月 3 日,江苏生猪出栏参考价为 7.8 - 8.0 元 / 斤,15 公斤外三元仔猪报价 36 元 / 公斤。发达的经济与密集的人口带来了旺盛的猪肉消费需求,有力地拉动了价格上涨。同时,当地完善的冷链物流与销售网络,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耗与成本,对价格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华南地区
广东省地处沿海,对外贸易发达,与港澳地区联系紧密,拥有独特的市场优势。广东标猪出栏参考价达到 8.4 - 8.7 元 / 斤,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高位。广东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生猪的生长与繁殖,且当地居民对猪肉的消费偏好明显,消费量较大。此外,与港澳地区的紧密贸易联系,为广东生猪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对价格的提升作用显著 。
东北地区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拥有丰富的粮食资源,为生猪养殖提供了充足且成本相对较低的饲料原料,具备得天独厚的养殖成本优势 。7 月 3 日,黑龙江生猪出栏参考价为 7.0 - 7.4 元 / 斤,价格相对华东、华南地区较低。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较为寒冷,生猪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栏效率。同时,当地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本地消费市场有限,主要依赖外调生猪,运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价格。
价格波动探秘
生猪价格上涨原因
此次生猪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养殖端压栏惜售情绪浓厚,规模猪场出栏完成率仅 75%,散户出栏率低于 60%。在成本压力下,面对玉米现货价达 2950 元 / 吨,豆粕报价维持在 4200 元 / 吨区间,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突破 8.5 元 / 斤,养殖企业通过压栏增重来摊薄单位成本 。这导致市场上短期内生猪供应量减少,推动价格上涨。
二次育肥积极入场,成为价格上涨的另一重要推动因素。随着现货价格的回调、育肥栏舍利用率的下降,10 月上旬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明显提升,对短期价格底部形成支撑。当前肥标价差持续扩大,栏舍利用率不断下降,大猪抛压降低,养殖端出栏压力降低,进一步刺激了二次育肥的热情。
消费市场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年后,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消费需求显著边际好转,屠宰企业开工率大幅提升,3 月 3 日屠企开工率达到 28%,处于历史同期较高位水平。终端消费好转,批发市场白条销量显著回升,拉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
仔猪价格变化缘由
仔猪价格的变化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生仔猪数量是重要因素之一,2024 年 3 月新生仔猪数量开始环比增长,6 月至 9 月全国规模养殖场月度新生仔猪数量持续超过 4000 万头 ,8 - 9 月接近 4200 万头,10 - 12 月仍处于相对高位,2025 年 1 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加 2.5%。仔猪供应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的上涨。
市场补栏需求的变化对仔猪价格影响显著。一季度通常为仔猪补栏旺季 ,2025 年以来,放养公司、中小型养殖场补栏仔猪积极性提升,拉动了仔猪价格上涨。而当市场对后市行情预期不佳时,补栏需求减少,仔猪价格便会回落。例如自 6 月中旬过后,对四季度和 2025 年一季度看涨预期导致补栏需求减少,仔猪价格一路回落 。
养殖利润预期也在影响着仔猪价格。当养殖户预期未来养殖利润可观时,会增加仔猪补栏,推动价格上升;反之,若预期利润不佳,补栏意愿下降,价格则会受到抑制。
未来走势展望
展望未来,仔猪和生猪价格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从生猪价格来看,短期内,由于养殖端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积极入场的情况仍将持续,生猪供应偏紧的局面难有大的改变,价格有望继续维持高位 。然而,从长期视角出发,随着市场上生猪供应量的逐步增加,供需关系将逐渐发生变化。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较高水平,这意味着未来生猪出栏量会相应增多,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消费市场的季节性变化也不容忽视。虽然目前消费需求有所好转,但三季度通常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淡季,需求对价格的支撑力度有限。进入四季度,随着中秋、国庆、元旦以及春节等重要节日的来临,猪肉消费将迎来高峰期,需求的增长有望推动价格上涨。但需注意的是,若届时生猪供应量大幅增加,价格上涨幅度也可能受限。
仔猪价格方面,短期内,市场补栏需求的变化仍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如果养殖户对后市行情保持乐观,补栏积极性高,仔猪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反之,若补栏需求减弱,价格可能回落 。长期来看,新生仔猪数量的持续增长将增加市场供应,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养猪人的应对策略
面对仔猪和生猪价格的波动,养猪人需积极应对,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成本控制方面,要对饲料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同时合理搭配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强疫病防控,降低生猪死亡率,减少因疫病带来的损失 。
出栏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当市场价格上涨且预期后续上涨空间有限时,可适时出栏,锁定利润;若预计价格还会持续上涨,可适当压栏,但要注意控制风险,避免因压栏时间过长导致成本增加或生猪体重过大影响销售 。
疫病防控工作绝不能放松。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提高生猪的免疫力。加强对生猪健康状况的监测,一旦发现疫病,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疫病扩散 。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