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正式发布《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引发全球瞩目。
根据最新关税调整与互惠措施,对美农产品关税分别为:大豆23%;玉米配额内26%,配额外90%;小麦:配额内26%,配额外90%。从商务的维度看,进口美麦依然遥不可及。
关税战按下了暂停键,中美博弈将跨入新阶段,不确定性仍然是影响面粉企业经营决策的重大变量。以生产强筋高端粉为主的粉企需要客观、理性评估进口小麦的稳定性、可靠性,制定符合当下形势变化的有效采购决策,确保核心竞争力的延续。
关税休战之际,国内小麦行情涨势渐起。近日以来,贸易商手中余粮已所剩无几,各地储备轮换小麦成为供粮的主力军,竞拍底价陆续抬高,100%成交率已屡见不鲜,竞拍溢价随处可见。大部分面粉企业在低库存的压力之下出手抢粮,涨价之声此起彼伏,引人注目的是处于主产区普麦价格洼地的聊城、德州转瞬之间成为价格高地,当地部分面粉企业的收购价格已突破1.27元/斤大关(36面筋)。河北的保定、沧州则成为主产区的价格谷地,部分粉企的价格仍未突破1.23元。
当前行情变化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新麦上市后新陈同价、新陈双降的规律。综合各方因素分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首先是玉米价格持续上行,与小麦的价差逐步缩小,部分区域深加工企业玉米价格超过小麦,形成倒挂,小麦饲用成为现实,部分饲料企业加入轮换小麦竞拍大军,争抢粮源。
受关税战影响,油厂开机不足豆粕暴涨,当前虽已降温,翘尾因素仍存,粉企副产品价格仍在高位,盈利状况大为改善,采购小麦积极性明显提高。
小麦市场流通量缩减,轮换投放数量不足,投放区域不均衡,造成阶段性供应趋紧,局部地区供应不足,粉企小麦库存量普遍较低,涨价保量成为必然。
当前新麦产情尚不明朗,为满足新陈搭配需要,粉企提前采购陈粮以备不时之需。
眼下湖北新麦收割正在如火如荼的全面铺开,质量优于往年,新麦价格呈现高开态势,部分粉企、饲企已加入新麦采购行列,而由此断言新麦价格高开高走,为时尚早,以下因素将是影响麦市走向的重大变量:
未来一个月小麦主产区是否出现大面积极端降雨天气;玉米行情是否持续上行,饲用小麦量是否持续大幅增加;各级轮换小麦竞拍投放是否暂停或大幅度减量;新麦上市,粉企、粮库、贸易商、第三方资本等是否大力度开展新麦收储。
综合各方因素来看,如无意外,新麦丰产的概率依然较高,前期热炒的减产、干旱等因素对小麦行情的影响较为有限,主产区的全面丰收是决定小麦行情走向的最重要的压舱石。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粉企将很快转入下半年的盈利赛道,愿业内同仁以变应变,去伪存真,客观、理性决策,努力开创粉企的丰收季。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