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养殖> 正文
近期的生猪疫病
发布时间:2025-04-24 10:40来源:一凡帝诺维奇


最近腹泻疫情被讨论比较多,从去年年底开始,全国南北方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腹泻疫情,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明显的稳定迹象。因为腹泻疫情主要导致仔猪阶段死亡率明显提升,因此很多人将腹泻疫情和当前较高的仔猪价格联系起来。
但腹泻疫情很难导致母猪受损,而最近淘汰母猪屠宰量也开始持续上升,其中华中一带淘汰母猪屠宰量已经达到2023年底华中-华北疫情第一波的水平,南方淘汰母猪屠宰量也有明显增加。
导致淘汰母猪屠宰量增加的原因,一是去年下半年高猪价时的肥转母在目前生完一胎后主动淘汰,二是养殖端对未来猪价较为悲观导致的主动淘汰,三是屠宰企业冻品库存较低但商品猪价格过高难以入库因此入库淘汰母猪产品。但更主要的,还是疫情的超预期。
据了解,目前导致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是腹泻、蓝耳、非瘟等病毒的混合感染。虽然每种病毒都不严重,但是多种病毒混合感染仍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下面从疫情传播三要素的角度对这次疫情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传染源
腹泻
腹泻是困扰我国养猪行业多年的疫病,每年冬季基本都会发生,尤其是北方更为严重。2016年年初的腹泻疫情导致部分地区自主死亡率超过了50%,很多人认为是导致2016年年中猪价创新高的主要原因。2016年之后腹泻疫情影响相对不大,但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腹泻疫情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整体损失已经是2016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且目前仍未有明显减轻的迹象,最终损失超过2016年也有可能。
非瘟
从2018年非瘟传入我国以来,几种不同的野生亚型陆续传入我国,叠加人工基因修饰造成的人造亚型,野生亚型和野生亚型之间、人造亚型和人造亚型之间、野生亚型和人造亚型之间的重组变异,中国已经成为非瘟亚型最为复杂的国家,而且不同非瘟亚型的混合感染也让防疫形势愈加复杂。
蓝耳
蓝耳也是困扰我国养猪行业多年的疫病,由于疫苗有效性有限和病毒的多样性,防控难度持续提升。
二,传播途径
二次育肥
今年春节后二次育肥较为活跃,大量生猪进行大范围调运造成了病毒传播。
外购仔猪
由于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场大规模的弃养母猪,仔猪交易从去年年底开始活跃,腹泻疫情又导致部分区域仔猪更加紧缺,大规模的仔猪跨区调运又进一步加剧了腹泻等疫情的传播。
商品猪调运
近期南北猪价倒挂,商品猪的跨区域调运开始增加,也加剧了疫情的传播。
三,易感动物
1,今年气候较为异常,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
2,腹泻导致免疫力下降
3,冬季疫情稳定导致防疫意识下降。
四,展望
五一之后,北方温度逐渐升高,但在环境病毒浓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疫病风险仍然较高,尤其是雨水的多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疫情的发展。
南方逐渐进入雨季,叠加疫情的复杂性,疫病防控压力增加。
总的来说,今年二季度南北方疫病防控压力都显著高于往年,但具体疫情发展还要看养殖户防控力度、天气等因素。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所谓的疫情概念炒作,2023年底的疫情已经证明了局部严重的疫情反而会影响全国产能去化,导致全国产能去化不及预期。
写这篇文章,一是记录当前的情况和自己的分析判断,作为日后总结的依据,二是希望养殖端的朋友看到后能够加强防疫,减少损失。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