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草食产业分析> 正文
李胜利:当前乳业面临的六大挑战及六大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24 14:31来源:乳业圈


编者按

今天,乳业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今年是行业自2008年以来高速发展过程中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来自液奶、婴配粉、奶源养殖的头部企业高层,以及各省份的奶协人、专家,奶业消费端企业,以及关注行业发展的媒体等,共聚在重庆。

在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后,小编深切地感受到:

今年,我们的企业真真正正是痛之又痛!

今年,大家都迫切地想要通过这场奶业大会寻求到一些解决办法!

今年,中国乳业的“顶层战略设计”问题依旧摆在我们的面前!

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奶业很难有健康的长远发展。

那么,中国奶业今年面临了哪些严峻的挑战?如何解决供需关系的调整问题?怎么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

在《山城论剑——2023中国奶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做了《中国奶业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主题演讲,值得行业研究。

以下是乳业圈做的演讲全文整理,有部分删减,仅供行业人士参考。

2023年主要奶业出口国生产和奶价情况

今年1-5月份,主要的奶业主产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白俄罗斯、乌克兰等这些国家)牛奶产量是1.27亿吨,同比增长0.8%,保持着温和的增长。我们研究世界奶业主产国奶业生产的规律,如果它的增长率超过3%,那就意味着供过于求,造成世界乳制品拍卖价格的大幅下跌。

另外,从全球奶业生产国以及它们的价格来看,它们和中国都是一样“共振走低”。

美国、新西兰和欧盟在5月份的奶价都比去年它们奶价的高点大幅下滑(欧盟落了23%,美国降了30%,新西兰降了22%)。把每100公斤奶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折合欧盟的奶价是3.59元/kg,美国的奶价3.13元/kg,新西兰奶价2.85元/kg,所以新西兰奶价是最有竞争力的。这也是新西兰成为世界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的原因。

奶价的下降造成了世界主要的乳制品拍卖价格下降。数据显示,全脂奶粉在最近的一次GDT拍卖价格指数在3100美元左右,较其高点4600、4700降了30%;脱脂奶粉价格低位震荡。

综合来看,从世界来讲,奶源的生产、消费都出现了问题。

国内奶业面临的挑战

挑战一:2022年液奶消费出现8年来首次下降(下降8.6%)

我们的消费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液态奶去年负增长8.6%。

2022年我们的供给过剩340万吨左右,从去年的6、7月份开始,各大乳企都开始了喷粉。

挑战二:2023-2024年养殖端面临奶源过剩与奶粉去库存的巨大压力

据今年2月份统计,我们全国D20企业喷粉大概在1万吨原奶。当前大概每天喷粉原奶4000-5000吨。所以今年过剩的生鲜乳预计会超过110万吨。

另外我们今年的库存会维持在20万吨奶粉,另外加上一些养殖企业现在也在喷粉,预计总共大概有25-30万吨库存。所以奶粉的去库存是中国奶业今年面临的非常大的一个挑战。

奶价大幅下跌挤压行业利润,2023年5月已经有牧场开始退出。现在每公斤奶的收购价和完全成本相比相差只有大概0.1,甚至收奶价低于成本价。所以造成了我们行业的亏损面超过了60%。

另外,很多牧场在退出,大量地淘汰奶牛。当前淘汰母牛价格从2021-2022年的25元/kg下降到目前的18元/kg,公犊牛的价格从4000-5000元下降到现在的500-600元/头,除了奶价下降以外,我们的副产品淘汰母牛和公犊牛的价格都是在下降的。所以我们的收入、效率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

此外,今年5月份,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辐射场奶牛存栏同比减少了3.42%;2023年5月3000头以下辐射场存栏同比减少6.28%。而且今年7-10月的青贮也需要大量的现金来支出,很多牧场都非常困难。所以今年金融系统应该给我们的青贮继续提供支持,如果没有钱收青贮,明年我们的生产怎么办呢?这会逼着一些牧场退出行业。

挑战三:厄尔尼诺影响农业生产,饲料成本维持高位

2023年7月份,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有90%的可能性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持续,预计强度至少为中等。可能会推动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地区出现高温,干旱等灾害,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受到影响。我们6月份山东、河北、内蒙部分地区持续干旱,河北平均降水量仅为2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0%,可能影响玉米生产和青贮质量。    

此外,2023年夏粮稳中略降,饲料原料价格维持较高位点。根据2023年7月统计局公布数字,全国夏粮产量1.46亿吨,同比下降0.9%;其中小麦产量1.35亿吨,同比下降0.9%。所以期货的反应非常敏感,玉米、豆粕价格都反弹了。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挑战四:中国新生婴儿数量近5年下降了44.51%

今年预计新生儿人口在788万,这是一个行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未来十年我国人口假如减少3000万,按照人均年消费50公斤奶来讲,总量会减少150万吨,所以我们人口、房地产,未来劳动力的贡献,都是我们非常大的挑战。

挑战五:3年疫情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乳制品的消费

今年1-5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的营收收入增幅在0.1%。而且我们规模以上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和港商企业、私营企业的利润平均下降了18.8%。

此外,中国的CPI同比增长是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5.4%,宏观经济有通缩的风险。经济通缩大家不舍得花钱,这对奶业消费也是有影响的。

数据显示,2022-2023年进口乳制品大幅下降,去年全年进口大包奶粉减少了18.8%,进口包装牛奶同比减少了27.5%。但是今年1-5月份,下降的速度更厉害,我们大包奶粉进口量减少了33.8%,包装牛奶进口减少了31.8%。这反映了我们中国的大型乳企的奶粉库存压力很大,需要去库存。

同时,中国进口的动能减弱,加上人民币贬值,进口需要付更多的钱。今年新西兰总理访华的时候,非常关注中国今年对新西兰奶粉进口能否保持增长的态势。因为新西兰的奶业现在同样存在过剩的问题。

挑战六:中国乳制品结构和南北不平衡制约我国奶源阶段性过剩

中国的原奶74%加工成液态奶,但是美国和德国加工液态奶的占比只有20%,加工成奶酪的比例高达50%,所以它们不存在奶源的季节性过剩。

而我们春节过后就奶源过剩,8、9、10月份又开始周期性奶紧缺了。但观察欧盟、美国它们的奶业结构,奶酪的货架期非常长,调节性很强。不像我们的液态奶,比如低温奶如果比例大了以后,假如市场萎缩,那我们15天的保质期,可能消费者购买力不够的话,乳品企业就面临着回收的压力。

所以我们的乳制品结构,如果从74%的液态奶向着60%变成我们的固体(奶)、奶酪,包括高端的奶粉等等,那么中国奶业的结构奶源的过剩就能够很好地得到解决。

此外,南北奶源的不平衡。中国东南部GDP占到95%,人口占到60%以上,是奶业的主要消费群体。但是近几年我们奶源布局在宁夏、甘肃等西北地区居多,人口非常少,“北奶南用”长期存在,而且这些年中国奶源的基地基本上是偏北。

应对目前奶业困境的政策建议

第一,稳收奶、稳奶价。

现在首要应该继续把合同稳定续签,现在我们了解到很多购销的合同不继续签,没有签合同的奶价大概是在3块钱以下甚至在2.5元/kg,原奶的一公斤成本3.8元,这会加速一批养殖企业的快速离场。

另外就是各省继续实行生鲜乳的收购指导价,指导主产省区分大牧场和中小牧场指导价;还需要适当的保护中小牧场,加强落实监督。

同时要鼓励养殖企业主动淘汰低产奶牛,因为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一些调整,把低于25公斤的奶牛淘汰。

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和规模牧场需要适当压低奶牛场的建设速度。我们前三年规模建设速度过快,加上疫情影响,消费能力减弱,所以造成供大于求,我们必须要自己来调整这种平衡。

同时还需要适当延长哺乳期,使用部分库存奶粉代替部分进口代乳粉来饲喂犊牛,我们现在把犊牛的断奶期从60天延长到75天。

第二是加大产业扶持。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我们奶牛养殖的扶持,提供中长期低息或者贴息贷款(2%-3%),缓解奶牛的现金流压力;同时要鼓励扩群资金向“纾困”资金转移,将青贮收储补贴从每吨50元提高到100元,调整苜蓿补贴,增加苜蓿青贮生产补贴;此外还要推行原奶喷粉的补贴并适当延长补贴月份,把补贴给奶牛养殖企业,这在内蒙和河北做的非常好。并且还需要研究出台奶价保险、奶价收储等政策。

第三是拓渠道,加快推进奶农办加工试点。

鼓励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试点,鼓励和连续扶持有条件的奶农在确保质量安全的条件下,依靠自有奶源有序发展乳制品加工,推动奶牛养殖向乳品加工和流通领域拓展。

四是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推动乳制品消费。

多渠道通过公益宣传指导消费者多饮奶,通过向儿童、学生、老人派发乳制品消费券,增加乳制品消费,让我们的中低收入人群能够通过国家的补贴政策多消费牛奶。

五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依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与奶业大省的奶牛创新体系,发挥国家和升级体系的技术优势。

六是建立产业的预警机制。做好短期政策调整和产业素质提升的长期引导。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