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周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跌,从两周高位回落,交易商称,受累于季节性收割压力和对需求的担忧。
CBOT交投最活跃的11月大豆期货合约收跌3-1/2美分,结算价报每蒲式耳10.42-3/4美元。
12月豆粕期货合约收跌2.90美元,结算价报每短吨285.70美元;
12月豆油合约上涨0.09美分,结算价报每磅52.26美分。
季节性收割压力显现
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称,截至2025年9月14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3%,一如市场预期。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5%,亦符合预期。
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称,截至9月11日,巴西2025/26年度大豆种植面积达到预期总面积的0.12%,并指出中西部地区的干旱可能干扰了播种工作。
美豆仍有支撑因素
尽管大豆期货下跌,但仍从看涨的月度美国压榨数据中获得潜在支撑。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表示,其成员8月份压榨了1.898亿蒲式耳大豆,高于预期,且创下8月同期最高水平。平均日压榨量为612.3万蒲式耳,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强劲的每周出口检验数据也提供支撑。美国农业部报告称,最新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804,352公吨,超过预期的20-73万吨的范围。
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成果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15日说,本次会谈,双方围绕TikTok及中方有关关切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