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肉禽资讯> 正文
立华股份半年报深度解析:增收不增利背后的周期困境与战略突破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19 16:36来源:立华股份


一、业绩概览:规模扩张进程中利润表现的显著分化

  2025 年 8 月 18 日,黄羽鸡养殖行业龙头企业立华股份(300761.SZ)正式发布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呈现出 “增收不增利” 的业绩态势。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3.53 亿元,同比增长 7.02%。公司持续推行 “以量换市场” 策略,成效显著。黄羽鸡出栏量达 2.60 亿只,同比增长 10.37%;生猪出栏量为 94.96 万头,同比大幅增长 118.35%。华南、西南等新产区产能逐步爬坡,为营收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净利润大幅下滑: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9 亿元,同比暴跌 74.10%。其中,第二季度单季亏损 5726 万元,结束了连续 5 个季度的盈利局面。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黄羽鸡价格跌破成本线,市场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同时,董事长在两周内减持套现 2.5 亿元,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与担忧。从核心业务板块分析,占营业收入比重 70% 的黄羽鸡业务毛利率降至 6.21%,较去年同期下降 7.65 个百分点;而生猪业务毛利率则飙升至 22.46%,较去年同期上升 6.91 个百分点,两大业务板块呈现出 “一亏一盈” 的明显分化态势。

  二、核心业务分析:黄羽鸡面临压力、生猪实现突破、肉鹅业务处于亏损的复杂局面

 

  (一)黄羽鸡:产量增加但价格下跌的周期性困境黄羽鸡业务作为公司营收的关键支撑,当前面临 “增产不增收” 的发展困境。

  价格持续下跌:上半年,商品鸡销售均价同比大幅下跌 18.40%。6 月份,毛鸡价格低至 9.79 元 / 公斤,达到 2020 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终端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农贸市场销量下降 15%,同时白羽鸡低价竞争,对黄羽鸡市场形成替代效应,导致黄羽鸡价格大幅下跌。

  成本优势难以抵消价格冲击:尽管饲料原料价格回落,推动黄羽鸡完全成本降至 11 元 / 公斤以内,但价格跌幅超过成本降幅,单羽亏损超过 0.5 元。此外,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5599 万元,占利润的 40.53%,导致该业务板块阶段性亏损。

  产能扩张带来潜在风险:华南、西南新基地出栏量增长 20%,但区域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加大促销力度,冰鲜品毛利率仅为 8.5%,低于活禽 15% 的传统毛利率水平,对整体盈利产生一定影响。

  (二)生猪:产量与价格同步增长的战略突破

  生猪业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逆势而上,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动力,展现出较强的抗周期能力。

  出栏量快速增长:上半年,肉猪出栏量达到 94.96 万头,同比激增 118.35%。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8%。公司采用 “公司 + 基地 + 农户” 模式,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达到 26 头,高于行业均值 24 头,自繁仔猪成本较外购低 200 元 / 头,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公司完全成本降至 12.8 元 / 公斤(约 6.4 元 / 斤),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3.5 元 / 公斤。凭借种猪育种技术优势,特别是长白猪三元杂交技术,肥猪料肉比达到 2.8:1,单头盈利超过 200 元,在成本控制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价格弹性释放利润空间:生猪销售均价为 14.77 元 / 公斤,第二季度环比上涨 5%。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该业务板块毛利额同比增加 1.2 亿元,毛利率达到 22.46%,对公司整体业绩起到了重要的反哺作用。

  (三)肉鹅:新业务投产初期的阶段性亏损

  肉鹅业务作为公司新拓展的业务领域,目前成为新的亏损来源,凸显了扩张初期的成本压力。

  产量增加与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肉鹅出栏量为 116.27 万只,同比增长 21.06%,但销售价格同比下降 23.03%。阜阳新基地由于养殖周期较长(70 天出栏),人工成本较高,单位成本较成熟基地高出 15%,导致毛利率为 - 5.2%,对公司整体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三、董事长两周减持 2.5 亿元:信号意义大于实际影响自 2025 年 7 月 23 日起,公司董事长程立力通过大宗交易与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 1277.04 万股,套现约 2.5 亿元,引发了市场对公司管理层信心的关注与讨论。

  减持节奏较为罕见:日均减持超过 150 万股,成交均价为 15.85 元 / 股,较年初股价高点(28 元 / 股)折让 43%。减持后,董事长持股比例降至 31.7%,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市场解读存在分歧:卖方机构认为此次减持反映了对短期股价的谨慎态度,但公司回应称是基于个人资金需求,不影响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未触发举牌线,且历史数据显示,2023 年同类减持后 3 个月股价出现了 12% 的反弹。

  股东结构发生变化:减持后,机构持仓家数骤减 193 家至 11 家,北上资金周度净卖出 800 万股,散户接盘比例上升至 65%,短期内对公司股价形成一定压力。

  四、未来市场展望:周期底部的反转信号与潜在风险因素

 

  (一)短期展望:黄羽鸡期待旺季行情,生猪需防范周期顶部风险

 

  黄羽鸡市场触底修复:7 月下旬,毛鸡价格反弹至 4.2 元 / 斤(约 8.4 元 / 公斤)。随着 8 月下旬开学季以及中秋备货期的到来,食品厂采购量预计将增加 15%,单羽盈利有望修复至 0.3 元。

  生猪市场警惕产能过剩风险: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43 万头,环比增长 0.1%。若三季度末能繁母猪去化数量未达到 3900 万头的目标,生猪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不过,公司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在生猪价格为 13 元 / 公斤时仍可实现保本。

  (二)长期战略布局:双轮驱动下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黄羽鸡全产业链延伸:2025 年,公司屠宰产能将达到 1 亿只,同比增长 66%,冰鲜品占比提升至 35%。通过 “毛鲜联动” 模式,预计可提升产品附加值 15%,有效对冲活禽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生猪规模持续扩张:公司已建成 300 万头产能,目标在 2025 年实现出栏 200 万头。内蒙古、河南新基地陆续投产,完全成本有望降至 6.2 元 / 斤,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区域市场的龙头地位。

  (三)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若中秋前黄羽鸡价格反弹低于 4.5 元 / 斤,预计全年利润将再次下降 30%。

  减持后续影响风险:董事长剩余可减持股份占比 8%,若四季度继续减持套现,可能导致公司股价二次探底。

  结语:周期筑底阶段的价值判断与投资考量

  立华股份的半年报真实反映了黄羽鸡行业周期低谷与生猪业务逆势扩张的市场现状。在行业面临 “量增价跌” 普遍困境的背景下,行业龙头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穿越周期的能力。公司在生猪成本管控、黄羽鸡屠宰转型以及肉鹅产能优化等方面的战略举措,正在构建抵御市场风险的坚实 “护城河”。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准确区分短期市场情绪波动与公司长期投资价值。董事长减持行为更多反映的是个体资金需求,而公司在生猪育种、黄羽鸡冰鲜化等战略方向上的持续投入,才是决定公司在下一周期能否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如行业分析师所指出的,当前是左侧布局的有利时机,能够熬过行业低谷的龙头企业,未来将有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