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生猪企业动态> 正文
益生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15.51万元 同比下降96.64%
发布时间:2025-08-04 11:08来源:公告


益生股份8月1日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109.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6.64%;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94.12%。     

图片1.png         

(一)概述

报告期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加剧,全球经济面临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宏观金融风险加大等多重挑战,地缘政治、关税壁垒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影响全球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加剧国际市场波动风险。从国内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国内有效需求偏弱,我国白羽鸡肉价格较低,毛鸡价格低位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新建父母代场区产能逐步释放,商品代鸡苗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单位成本同比下降;需求方面,受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影响,鸡肉及毛鸡价格低位运行,商品代鸡苗销售单价同比下降幅度较大,致使该业务亏损;尽管父母代鸡苗业务持续盈利,但未能完全弥补商品代鸡苗业务的亏损,导致公司鸡业务整体出现小幅亏损。

报告期内,公司种猪产能稳步释放,销售量与销售额同比增长,猪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109.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6.64%;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94.12%。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祖代白羽肉种鸡的引进与饲养、父母代白羽肉种鸡的饲养、父母代白羽肉种鸡雏鸡的生产与销售、商品代白羽肉鸡雏鸡的生产与销售、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的研发、饲养与雏鸡销售、种猪的饲养和销售、奶牛的饲养与乳品销售、农牧设备的生产与销售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更。

2、公司的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为父母代白羽肉种鸡雏鸡、商品代白羽肉鸡雏鸡、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父母代及商品代雏鸡、原种猪及二元种猪、农牧设备、乳品等。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种猪行业)

生猪养殖生产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重要地位,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副食品之一。生猪生产发展,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种猪行业作为生猪养殖的起始环节,是生猪养殖业的基础环节,也是未来行业内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人口数量和饮食结构决定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猪肉在我国动物蛋白需求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处于生猪产业链上游的种猪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行业对优质种猪的需求较大。

随着产业政策的规范引导及行业监管的逐步完善,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疫病防疫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聚,行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行业龙头企业的不断扩张,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二)种猪板块公司自2000年开始建立原种猪场,在原种猪养殖方面,已积累了二十五年的丰富经验。公司原种猪场于2013年被认证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饲养的种猪在山东省种猪测试中,连续多次获得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

1、疾病防疫优势自种猪场选址及内部结构规划时,充分考虑了疫病传播特性、种猪的生长特性、区域气候环境、场内通风设备等因素,公司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疫病防控管理体系,形成公司独特的猪病生物安全防控优势。种猪场内外道路规划方面,严格区分净道和污道,外来运料车辆通过场内中转饲料车或场外中转饲料料塔来承接。外来客户接猪车通过场内运猪车运至对外中转台进行交接,配套车辆配备车辆洗消和烘干中心等。种猪场生产区进行规模标准化设计,分生产线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区间有满足有效隔离的防疫距离。猪舍单元化设计,利于猪群进行批次化生产和全进全出健康管理,防止了病原微生物在不同批次之间的传播,有效减少了猪群疾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生物安全风险。公司的猪饲料为自产,严把原料源头关,确保给种猪创造良好的生长繁育条件,以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和外界病原的侵入。

2、研发育种优势种猪的遗传育种与品种改良是养猪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公司从战略的高度重点部署和实施生猪遗传改良的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潜心布局、战略部署和重点投入,参照《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建立了高标准的种猪繁育体系。益生种猪以“良种繁育”为核心,以“高健康、高繁育、快生长”为主要选择指标,与国际顶尖基因育种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开展全基因组育种,逐步形成以“丹系、法系种猪”为主要育种素材的种猪繁育体系。育种工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专家主持,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同步推进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校联合育种,持续开展种猪选育,加强生产性能测定,提升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华系”杜长大种猪品牌。公司原种猪一场2013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018年和2023年续评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该核心育种场与海波尔(法国)公司联合育种、技术共享,保持着种猪遗传进展和生产成绩与国际同步。2019年公司被评为山东省猪伪狂犬疫病净化创建场,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猪伪狂犬疫病净化创建场。公司繁育的种猪具有很高的繁殖性能、很快的生长速度等优点,在山东省种猪性能连续多年的测试评定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3、生产管理优势针对国内养猪生产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全面实践公司特有的生产操作模式和方法,养猪生产按照批次生产,增加母猪窝活产仔数、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仔猪存活率,增加母猪年断奶仔猪数。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严格按照体系文件操作,并结合运营管理系统,进行猪场数据的分析和管理。公司对猪场生产数据进行持续分析,找出效率影响关键点,提出弱项改进方案和技术方法,不断改进养猪生产效率和水平。

4、现代化猪舍及自动化养殖优势公司建立高标准的现代化猪舍,积极践行“集约化、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发展思路,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科研攻关,有机配置智慧育种、智慧防疫、绿色饲料、智慧装备、智慧环控研发成果,打造智慧养殖的“益生标准”和稳定的模块化技术体系与装备体系,建立现代智慧、顶级防疫的种猪繁育体系,真正把握优良种猪的源头,提高优良种猪的质量和数量,提升批量优良种猪的供应能力,向社会提供更健康和更优良的种源产品。

5、规模及品系优势在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稳定生猪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化生猪养殖体系,促进国内养猪行业从传统的低水平、散养为主向集约化、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有实力的生猪养殖企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兴建规模化养殖基地,生猪养殖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对种猪品质和种猪出栏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专注种猪生产的企业中,普遍规模处于中小型,育种素材少,多数没有建立专业化的基因库和专门的育种实验室,影响育种进展。公司新建的原种猪场规模大,直接从国外进口丹系、法系种猪,可满足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对种猪数量和品种的需求,也为公司的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育种素材。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