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 首页原料玉米资讯> 正文
全球谷物产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但不确定性犹存
发布时间:2025-07-08 08:12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7月对2025年全球谷物产量的最新预报数较上月上调了近1400万吨(0.5%),至29.25亿吨,主要受小麦、玉米和大米(按幅度大小递减排序)前景改善的推动。调整后,2025年度全球产量预测比上一年水平高出2.3%,创历史新高。其中,2025年全球小麦产量预报数环比上调了0.7%,至8.053亿吨,同比增长0.9%。7月的上调主要是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期官方数据显示单产好于预期,印度预计将创下产量纪录。本月全球粗粮产量预测也略有上调至12.62亿吨,比上一年水平高出3.5%,仍是今年全球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粗粮产量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玉米,本月产量前景改善也主要源于巴西玉米单产走强以及印度玉米生产前景上调,印度国内强劲的饲料和工业需求已经使得2025年玉米种植面积超出初步预期。这些积极调整完全抵消了对乌克兰(除冲突影响外,干旱天气削弱了单产前景)和欧盟(因面积预测小幅下调)产量预测的下调。预计未来几个月北半球部分地区将出现异常炎热干燥的天气,这可能会影响单产潜力,特别是对于种植已基本完成的玉米而言。至于大米,粮农组织本月将2025/26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测环比上调了410万吨,主要源于对印度2024/25年度和2025/26年度产量预期的向上修正。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越南的作物前景也有所改善,多数是由于种植面积预期增加。相比之下,伊拉克和美国的产量预测则被下调。综合而言,粮农组织目前预计2025/26年度全球大米产量将达到5.556亿吨(以碾米计),同比增长1.0%,创历史新高。
  
  2025/26年度全球谷物消费量的最新预报数为29亿吨,较6月预测上调了200万吨,比2024/25年度高出0.8%。2025/26年度全球粗粮消费量预测本月上调了470万吨,各类主要粗粮(大麦、玉米和高粱)的消费量均高于初始预期,推动最新预报数升至15.48亿吨,比2024/25年度水平略增0.3%。相比之下,2025/26年度全球小麦消费量预测本月下调了400万吨,主要源自对中国(大陆)、摩洛哥和美国预测的下调。尽管如此,2025/26年度全球小麦消费量预计仍将比其2024/25年度水平增长0.8%。粮农组织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大米消费量将达到5.504亿吨,比2024/25年度的高点还要增长1.8%,主要源于食用消费量的增加,其次是印度用于乙醇生产的大米消费量也保持增长。
  
  粮农组织对2026年季末世界谷物库存量的预测较上月上调了1550万吨,达到8.891亿吨,较期初水平增长2.2%。根据最新预测,全球谷物库存量与消费量之比将从2024/25年度的29.8%上升至2025/26年度的30.3%,表明新一季供应前景较为充足。库存量增加主要与小麦相关,本月全球小麦库存预测上调了1100万吨,大部分上调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大陆)、巴基斯坦、俄罗斯和美国。本月调整后,全球小麦库存量预测达到3.210亿吨,比期初水平增长0.9%。全球粗粮库存量最新预测为3.536亿吨,本月略有下调(50万吨),主要源于大麦库存量预测的下调(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大陆)和俄罗斯),但仍比期初水平增长3.6%。此外,粮农组织将其对2025/26销售年度期末世界大米库存量的预测上调了500万吨,至2.144亿吨,创历史新高。此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印度储备增加的预期,这与该国产量前景向好的预测相符,尽管预计本年度印度出口量也将创下新的历史最高纪录。另外,孟加拉国、厄瓜多尔和巴基斯坦的结转库存预测也有所上调。
  
  2025/26年度国际谷物贸易量最新预报数较2024/25年度水平增长1.2%,达到4.869亿吨,与前次预测持平。2025/26年度(7月/6月)全球粗粮贸易量预计为2.266亿吨,比2024/25年度水平下降0.6%,原因是全球玉米贸易量预计将在本年度收缩1.9%。全球玉米贸易量最新预测值较上月基本持平,保持在1.828亿吨,对乌克兰出口预测的下调被乌干达出口量的增长所抵消,这也与两国产量前景的预期调整相符。相比之下,2025/26年度(7月/6月)国际大麦和高粱贸易量预计将分别增长2.8%和15.3%。2025/26年度(7月/6月)全球小麦贸易量最新预报数较上月下调60万吨,至2.000亿吨,但仍比整体收缩的上一年度水平增长4.0%。本月的调整反映出对俄罗斯出口预测的下调幅度超过了澳大利亚和乌克兰出口前景的增长预期;进口量预测的下调则可归因于中国(大陆)、摩洛哥和阿联酋的预期进口量的小幅收缩。在对柬埔寨和越南出口前景进行小幅上调后,粮农组织目前预计2025年(1月-12月)国际大米贸易量将达到6080万吨,比2024年增长2.0%,创历史新高。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