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作为行业内第一家采取行动(主动调整去库存)的企业,当时公司管理层也是顶着非常大的压力,我们清楚这种举措一定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甚至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但很幸运的是,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当时做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并且我们也得到了投资人的充分理解”。
在4月29日发布2024年年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后,伊利集团董事长、总裁潘刚率领高管团队在4月30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使得整个渠道恢复到了健康水平;如今,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公司今年下半年也将制定新的5年规划,将聚焦全产业链的五大战略方向,即中国牛、中国养殖方式,中国原料、中国装备和中国品质。
分红再创新高,一季度主业净利大涨24%
面对行业供需矛盾等多重困境,伊利直面挑战,主动挑战,“2024年年初作为行业内第一家采取行动的企业,公司凭借在行业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快速做出反应,及时且迅速”,潘刚表示,三季度初就基本完成渠道清理, 双节期间业务开始恢复;到了今年春节,无论是渠道库存、价盘还是经销商的盈利,都保持着非常健康的状态,也使得公司在春节期间的动销能够保持平稳。年报显示,2024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
对于2024年的主动调整,潘刚也坦陈:公司管理层也是顶着非常大的压力,我们清楚这种举措一定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甚至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但很幸运的是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当时做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并且我们也得到了投资人的充分理解”。
昨天,伊利同时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季报显示,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轻装上阵的伊利,业绩企稳向好。
液奶、冷饮稳居行业第一
2024年,伊利液体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50.03亿元,整体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伊利突破常温酸奶长保质期内活性益生菌保持技术难题,全球首创上市“安慕希”常温益生菌酸奶,开创品类先河。低温业务也取得逆势增长,低温酸奶市场份额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另外,伊利也持续做大高端低温白奶品类。
冷饮业务加速产品创新,2024年伊利冷饮业务营收87.21亿元,稳居市场第一,这也是连续30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
奶粉逆势增长至近300亿,再创新高
奶粉是伊利重点布局喝培育的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伊利奶粉业务逆势爆发,成为推动公司盈利质量和盈利结构“双”提升的重要引擎。2024年,伊利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再创历史新高。成人营养品方面,“欣活”品牌立足中老年精准营养需求,结合西式营养素与中式食养精华。
研发费用持续增高,新品收入超过15%
当下,消费者对乳品健康和美味的诉求更为多样化,对此,伊利顺应消费者需求,不断推出新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2024年,伊利研发费用达到8.70亿元,同比增长2.33%,新品收入占比超过15%,为业务发展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
此外,伊利还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开拓零食场景推出的泡面芝士条,持续拓展专业客户群体,奶酪2B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深耕乳业的同时,伊利在水饮、牛肉等业务领域持续投入,逐步搭建起非乳业务的经营体系。
正面回应市场担忧,加码两大战略布局
对于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潘刚在业绩说明会上也没有回避,他直接表示,乳制品行业经历了几年的低迷,有投资者担心行业的未来发展,“但是站在行业从业者的角度看,我们对乳制品长期发展的信心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反而看到了行业的机会”。
潘刚表示,从数据上看,目前,线上渠道以及很多不会被统计到的封闭渠道和特殊渠道都有很好的成长;低线城市居民的自主饮奶量也在持续的提升;另外,在大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乳制品功能属性的当下,也正说明乳制品功能化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市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乳制品的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一市场也是一直被大家低估的”,在潘刚看来,面对一老一小以及年轻群体,未来都是很大的发展机会。
作为行业龙头,伊利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早已提前布局,2025年重磅加码功能性营养、乳深加工两大战略性布局,抢占产业价值高地。在乳制品深加工方面,伊利也是不断“点奶成金”,从原料奶中提取乳清蛋白、乳铁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出物及营养成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高品质新型奶基食品。
行业最艰难时刻已去 2025年营收目标1190亿
尽管2025年一季度初步实现开门红,但是潘刚也谨慎表示,伊利2025年业务策略还是保持相对理性,在没有明确看到消费力快速恢复之前,公司的核心思想还是继续保持渠道和产业链的健康,更关注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和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在经营策略保持谨慎的同时,也做好了迎接行业恢复的准备。
“我们会稳扎稳打,为下一轮战略启程打下扎实基础”,潘刚表示,行业最艰难时刻已经过去,整个产业链无论是上游牧场还是下游渠道都开始有向好的迹象;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国家对于生育、消费、健康等领域的刺激政策,在各地开始陆续落地实施,一定会带来消费者信心质的提升。
为此,伊利也给出了2025年度的目标指引:根据行业发展情况,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1190亿元,利润总额126亿元。
出海业务未来五年会显现效果
2024年伊利年报中海外业务具体营收未在财报中披露。潘刚坦言,客观来说,海外业务在财务报表层面对公司的贡献还比较小,且由于乳制品产业链条复杂,公司对国际化业务不抱着会突然爆发性增长的预期。
但潘刚认为,伊利想成为全球领先的乳制品企业,国际化是必经之路,而乳制品的出海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些年公司在海外的产业建设以及对经营模式的探索,在未来五年一定能够显现出效果”。
伊利整个国际供应链已相对成型,正在走向成熟。相较集团整体而言,伊利的海外业务体量还不是很大,但这些年也一直保持着双位数增长。目前伊利在全球建立了15处研发创新中心,在印尼、泰国均设有能源工厂,澳新本土也有西部乳业和大洋洲乳业,这些都为公司的国际化业务扩张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伊利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从原料供给到扩充冷饮、奶粉等业务,商业模式日益成熟使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具体来看,伊利在东南亚市场主要聚焦在冰激凌业务,2024年实现了13%的增长。奶粉业务方面,去年公司在海外实现了68%的增长,并通过旗下澳优品牌进一步推进国际化。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