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草食评论> 正文
中国原奶过剩-暂时现象?还是新周期到来?
发布时间:2022-10-11 17:38来源:荷斯坦杂志


◆2022国内奶源持续出现过剩,大部分乳企出现喷粉,全年喷粉量预计接近20万吨。

◆中国奶价平均下降5%,个别地区超10%,奶价低于4元,部分牧场亏损坚持。

◆2019-2022全国荷斯坦奶牛存栏增150万头,头均单产提升1.2吨。

◆2019-2022全国牛奶年均增长超200万吨。

◆奶源供给更加集中,集团化、规模化、乳企自控奶源比例提升,中小牧场依然有空间。

◆2022年全国近70个城市部分或全部封控,涉及人口超过3亿人。

◆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消费增长放缓,未来增长空间更多来自四五线城市。

◆中国奶源短缺的性质不会改变,进口依然是重要补充,奶业自给率提升。

◆乳品消费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疫情缓解后,经济复苏是必然趋势,消费将恢复增长。

 

当前全国性奶源过剩两大主因:牛奶产量增长过快  遭遇疫情 消费疲软

2019-2022牛奶产量增22% 年均增200万吨 总增量700万吨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奶业持续增长,年均增量超200万吨,2023年增势不减,增速放缓。

2022下半年奶价难回升,2023上半年牧场运营将更加困难。

新建牧场集中投产  2022比2019存栏增32%

2020年开始,国内进入牧场建设热潮,伊利、蒙牛等大乳企纷纷加快自建牧场步伐,2022年底存栏比2019年增长150万头,增幅超过30%。随着新建牧场投产,2023年存栏继续增长。2022年全国大中乳企出现不同程度喷粉,全年喷粉量预计接近20万吨。

据荷斯坦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新扩建牧场项目166个,涉及存栏98万头,2022年1-8月份新建及在建项目148个,涉及存栏超100万头。

规模牧场单产持续提升  2022比2019单产增15%

近几年国内牧场管理水平提升明显,大规模牧场比例提高,单产平均水平快速提升。2019年我国成母牛平均单产7.8吨,2022年预计达到9吨,提升15%。

各地疫情封控政策直接影响市场消费  乳品市场疲软

我国乳品消费以液态奶为主,2022上半年常温奶增速下滑,低温奶负增长。疫情反复导致物流受阻、动销放缓,乳企产品出现积压,消费者不敢多消费。

2022截止到8月份全国近70个城市遭遇部分或全部封锁,涉及人口超过3亿人,7月份城镇青年人失业率19.9%,消费信心严重受挫,乳品消费市场表现疲软。

上半年我国原奶总供给2717万吨  同比减少3.65%  乳品消费增长按下暂停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国内牛奶产量1669万吨,同比增长8.4%,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进口乳品178万吨,同比减少18%,折合生鲜乳1048万吨,同比减少18.1%。

我国2022上半年原料奶总供给(国产牛奶+进口乳品折合原料奶)2717万吨,同比减少100万吨,降幅3.65%,也就意味着2022上半年我国乳品总消费量出现负增长,全国乳品消费增长按下暂停键。

奶源过剩导致:奶价下降  牧场利润下滑  甚至亏损

2022奶价平均下降5%  个别地区超10%

国内奶价在2021年达到4.38元/公斤高峰后持续下降,2022年9月第三周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生鲜乳价格4.13元/公斤,比去年价格减少0.25元/公斤,降幅5.7%,部分地区奶价低于4元,黑龙江、河北等多地牧场奶价3.8元、3.9元,降幅超过10%。

成本上涨明显  牧场利润下降  甚至亏损

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豆粕、牧草、燃油等成本持续上涨,现代牧业表示2022上半年国内大宗饲料综合采购价格同比增长约10.9%,中小牧场成本则上升0.3-0.5元/公斤。

当前奶价低、成本高的情况下,集团牧场利润下滑,上市牧业公司优然牧业上半年利润下降76.5%,原生态牧业利润下降48.26%。中小牧场大面积出现亏损,也有牧场卖牛退出行业,有的牧场咬牙坚持。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曾提出,在目前饲料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国内原奶价格平均需要维持在4.3元/公斤以上,才能保证基本的利润空间。

中小牧场的生存空间再次被挤压,而乳企自控奶源牧场、集团牧场在奶价波动抗风险能力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

全国奶源过剩原因非常清楚  疫情缓解甚至结束只是时间问题  经济复苏是必然  消费将逐步恢复  过剩出现缓解

导致国内奶源过剩的两大关键因素——疫情冲击与新建牧场投产,未来存在很大变数。

目前由于奶价下降,规模牧场效益下降,新建牧场建设步伐已经放缓,一是部分牧业集团已经停止投资新项目;二是已经建好的牧场放缓进牛步骤,延期投产;三是在建牧场工程缓建,延期完工。同时,进口乳品数量大幅下降,进口乳品供给减轻国内压力。

疫情防疫、疫情缓解甚至结束只是时间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新冠病毒防控按照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经济复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消费恢复增长也只是时间问题。8月份社会零售总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5.4%,经济复苏超过预期。

展望未来:中国乳品消费恢复增长  增速放缓  奶源供给更加集中  进口占比缩小  自给率提升

未来乳制品消费恢复增长  但是增速放缓  乳品消费结构发生改变

乳品消费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疫情缓解后,消费恢复增长。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更加关注健康、低热量食品的摄取,高热量、低蛋白的猪肉消费将进一步下降。而低热量、高蛋白的奶类、牛羊肉和水产品消费将大幅度增长,牛奶消费持续上涨。同时,随着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饮奶习惯已养成,乳品已经成为日常饮食的必需品,拉动消费增长。

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增速放缓。

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新生人口5年持续下降,2021年净增人口仅48万,达到建国以来最低水平,2022预计新生人口跌破1000万大关,人口增长带动的消费增幅消失,降低乳品增长速度。

2017年我国新生人口1723万,净增人口779万,2021年新生人口1062万,净增48万。

中国乳制品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

北上广等中心城市液态奶消费量接近周边发达国家,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未来增量主要来源于三四五线城市,平价、低利润产品是未来增量产品的主要特点。

奶酪等新型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但是以进口为主,数量很少,对国内奶源影响不大。

奶源供给更加集中,集团化、规模化、乳企自控奶源比例提升,中小牧场依然有空间。

据荷斯坦不完全统计,伊利、蒙牛、光明、君乐宝、新希望、三元,六大乳企自控奶源比例37%,随着乳企收/并购、投资建场等步伐逐步完成,新建牧场陆续投产,奶源固定化格局基本形成,未来自控比例持续提高。

荷斯坦收集2021中国Top30牧业集团牛奶产量1125万吨,占全国商品牛奶产量40%,大牧业集团已成为国内原奶供应主力,但是随着环保、保证粮食供给等政策的收紧,未来新建牧场更加困难,现有中小牧场在未来依然有良好生存空间。

中国奶源短缺的性质不会改变,进口依然是重要补充,奶业自给率提升。

2022上半年虽然进口乳品持续减少,但是依然占国内总供给40%左右,乳品进口是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补充,未来这一趋势不会改变,但是随着国内产量的提高,进口占比会逐步下降,自给率提升。

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发布的全国奶业振兴目标中,中国原奶产量2025年将达到4500万吨,全国9个主产省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宁夏、河南等奶业振兴2025年目标合计4960万吨,超过全国目标10%。

2025年中国乳品需求预计突破6500万吨,奶源缺口1500-2000万吨,自给率将达到70%。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