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正文
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 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7-27 09:28来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各市农业农村局:

为促进我省奶业健康发展,保障奶源基地建设,确保生鲜乳有效供给,巩固提升奶源供给保障能力。我厅制定了《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7月21日


 《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奶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众健康、国计民生和民族未来。我省正处在奶业振兴大有作为的机遇期,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严峻挑战。为切实保障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实施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1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省着力提升奶业规模档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强力整顿奶业秩序,奶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1.生产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全省奶牛存栏38.2万头,奶类产量117万吨,全国综合排名第10位。全省奶牛养殖场(户)总数10547户,其中百头以上的养殖场(户)349户,存栏奶牛26.24万头,奶牛规模化比重为67.8%。奶类产值达71亿元,约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1%,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2.生产水平大幅增长。大力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奶牛养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在生产中大范围推广应用TMR(全混合日粮)、全株玉米青贮、分阶段饲养、辅助发情鉴定、有计划选种选配等一批新技术。全省已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泌乳牛8万头,占到全省成母牛的40%。

3.乳品加工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具备乳制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共11个,日加工生鲜乳近2000吨。伊利、蒙牛、君乐宝、新希望等国内知名乳企均在我省有合作收购站和养殖场,其中伊利和蒙牛日收购生鲜乳1200吨,占到全省生鲜乳的60%以上。古城、九牛、牧同等本省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日收购生鲜乳580吨,占到全省生鲜乳的29.6%。

(二)存在问题

我省奶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1.养殖场管理水平不高。小规模养殖场占比仍达32%以上,部分存在生活与生产区不分、净污道不分、雨污不分离等设施布局问题,优质奶牛冻精覆盖率低等生产繁殖问题,乳房炎、蹄病高发等卫生防疫问题,饲料配方不精准等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奶牛遗传潜力发挥,造成奶牛健康状况不稳定、奶牛使用年限缩短、饲草饲料浪费,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2.乳品创新能力不足。我省奶牛养殖龙头企业发展的乳企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多数由上游提供乳品添加剂或菌种的企业负责设计酸奶奶品系列,个别有研发团队的企业多处于模仿阶段,研发人员少、技术设备落后、研发经费投入较低。乳制品以常温液态奶为主,产量占乳制品总量的90%以上。乳清粉、乳糖等乳品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不足,奶酪等高附加值产品尚待开发。

3.购销秩序尚待规范。一些乳品企业缺乏稳定的奶源基地,淡季压价、旺季争抢奶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乳企与奶牛养殖场签订的《生鲜乳购销合同》中,隐形条款、霸王条款、“阴阳合同”的问题仍然存在,奶农利益难以保证。

2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畜牧业“五五”战略,围绕建设现代化奶业强省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转型升级为主线,降低养殖成本、完善利益联结、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乳品消费,巩固提升奶源供给保障能力,提高乳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构建起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全省奶业发展新格局,为实现奶业全面振兴、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2025年,全省奶牛存栏达到50万头,全省奶类产量达到180万吨左右,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左右。泌乳牛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比例达到45%以上,规模牛场奶牛年均单产由6.5吨提高到8.5吨左右。年加工乳制品能力达到150万吨。全面建立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机制,生产经营秩序全面规范,奶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三)产业布局

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建设20个奶业大县

包括朔州市朔城区、怀仁市、山阴县、应县;大同市云冈区、云州区、平城区、新荣区、广灵县、阳高县、天镇县;忻州市忻府区、繁峙县;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区、平遥县、祁县;太原市小店区、尖草坪区;临汾市翼城县。同时,鼓励其它地区奶业均衡发展。

3建设重点

(一)加强良种繁育及推广在全省加快核心奶牛场建设,筛选基础较好的奶牛养殖场,利用优质奶牛冻精、胚胎等遗传资源,加快培育高产奶牛核心群,制定省级奶牛核心场的标准,到2025年,建设高产奶牛核心育种场2个、省级良种扩繁场5个、单产水平10吨以上的高产奶牛核心群5个。提档升级我省国家级种公牛站,健全种公牛遗传评估和后裔测定体系,提高种公牛自主培育能力和优质冻精供应能力,提高种源质量和供种效率。完善奶牛配种网络,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二)提升奶牛养殖水平按照人畜分离要求,支持散养户通过租赁圈舍或与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自愿退出村庄养殖。支持中小规模养殖场改扩建、小区牧场化改造和家庭牧场发展,重点建设标准化圈舍、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设施及饲草料基地等。支持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奶牛全部参加生产性能测定,配备奶牛卧床、TMR(全混合日粮)、风机和喷淋等设施设备,饲喂全株玉米青贮、优质苜蓿和干草,推进环境调控、自动操作、精准管理、监管监测、质量追溯的数字化智慧奶业建设。到2025年,新创建部、省级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0个,改造中小型奶牛养殖场200个,全省规模养殖比重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三)加快优质饲草料产业发展统筹利用粮改饲、奶牛家庭牧场、高产优质苜蓿建设、奶牛大县整县推进等项目和政策,在奶牛养殖大县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料种植,推进青贮玉米和苜蓿生产规模化、田间管理标准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逐步实现优质饲草料就地就近供应,保障奶牛规模养殖需求。到2025年,奶牛场本地优质饲草供应率达到80%以上。

(四)搞好粪污综合利用在奶牛大县重点推广刮粪板清粪→地沟收集→固液分离→固体生产牛床垫料或加工商品有机肥,液体密闭贮存后就近农田利用模式;推广干清粪→固体堆沤肥模式;推广集中收集→大型沼气工程→沼渣沼液就近农田利用模式。引导奶牛养殖场落实主体责任,建设或升级改造与养殖规模匹配的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规范档案记录。至2025年,全省奶牛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利用率达到85%,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8%以上。

(五)加强奶牛疫病防控依据《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遵照国家及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严格奶牛场(区)防检条件,健全防检制度,完善防检措施,加强病死牛无害化处理,提高奶牛场综合防检管理和生物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建设,通过采取全群监测、阳性处理、全场消毒、引种监管、完善档案等措施,全面推动奶牛“两病”净化工作。统筹抓好奶牛乳房炎和代谢病等常见病防控。严格执行《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切实做好跨省调运奶牛的产地检疫和流通监管工作。

(六)推动乳制品加工业发展积极培育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乳品企业。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在稳定灭菌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功能性乳品等高端乳制品,鼓励发展纯酸牛乳、调味酸牛乳、果料酸牛乳等酸乳产品,研究发展婴幼儿配方奶粉、奶酪等高端产品,严格执行生产许可、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在确保乳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型奶牛养殖企业建立自营乳品加工厂,发展居民小区和周边酒店、饭店、商店乳制品供应,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依据现有“学生饮用奶计划”,引导计划实施,促进民众消费习惯的培养,扩大乳制品消费。到2025年,争取培育出1-2个国内一流全产业链发展的本土乳品加工企业。

(七)创建自主乳品品牌支持乳品企业与国家级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提升加工层级和品牌后发实力。重点打造“牧同”“古城”“九牛”等省内知名品牌,叫响山阴奶牛、雁门乳品等区域公用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广告创意、品牌营销、竞争策略、市场分析、投放计划等品牌策划,不断提高品牌美誉度,创新乳制品流通方式。深入发展“互联网+”等新型品牌营销模式,满足乳制品便捷、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至2025年,培育1-2个国内知名乳品品牌和区域品牌。

(八)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加强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检查,强化奶牛养殖环节饲料、兽药投入品监管,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生鲜乳收购站准入许可管理,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化监测,确保“奶业监管平台”运行通畅。强化县级畜牧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严格执行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现场检查内容和判定标准,加大审核和检查力度,切实把好生鲜乳收购、运输准入关及运输环节,坚决依法关停注销不符合判定标准的生鲜乳收购站,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实行动态化、精准化监控。督促和指导乳制品加工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九)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奶牛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养殖企业成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加工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奶牛产业化联合体,到2025年,发展奶牛产业化联合体5个。支持加工企业自建、收购、参股、托管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比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奶牛养殖场与乳品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建立。开展生鲜乳购销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生鲜乳购销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和履行的监督检查。在我省奶业聚集地区建立政府主导的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替代乳企出具生鲜乳质量监测报告,减少购销争议。

4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省级建立由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企业共同参与的定期会商机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形成奶业健康发展的合力。奶业大县要结合资源优势、市场潜力等制定本地奶业发展规划,推动区域奶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乳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升防范风险和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

(二)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国家粮改饲等扶持奶业发展的政策,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支持政策,重点支持优质奶源基地建设、高产优质饲草料种植等,打造一批奶业竞争力提升项目。加大奶业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现代奶业,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对接,引导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支持奶牛养殖、饲草料生产、乳产品加工等。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支持饲草料种植、收获、加工、贮存设备升级,将牧场购置符合条件的饲草料加工机械和成套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三)强化科技支撑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奶业科技创新体系,围绕种、料、病、管等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攻关研究,着力破解制约奶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推动重大科技攻关。依托全省“牛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奶牛专家团队包联服务,建立专家指导服务制度,强化技术推广,不断提升奶牛场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激励社会力量建立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奶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奶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介,对生鲜乳生产、乳制品加工、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宣传,报道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典型,扩大影响。鼓励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奶业公益宣传,普及牛奶营养知识,倡导科学健康消费,营造奶业良好发展的舆论环境,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