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草食产业分析> 正文
田可川:2021 年绒毛用羊生产与贸易、产业技术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22-03-04 17:20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摘 要:本文主要对2021 年国内外羊毛羊绒生产情况、进出口量和毛绒价格贸易情况及绒毛用羊产业相关的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生产环境控制、绒毛品质控制、检测与加工等5 个领域技术研发进展进行了总结概述,旨在为全面了解国际国内绒毛用羊全产业链发展现状提供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

1 国际绒毛用羊生产与贸易概况


1.1 2021 年世界羊毛产量与2020 年相比预计有所增加

国际毛纺织组织(IWTO)和澳大利亚羊毛产业协会(AWI)等国际机构的资料显示,2021 年世界羊毛产量(净毛,下同)预计为109.25 万t,较2020 年增加了3.84%。2021 年世界羊毛产量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1 年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南非羊毛产量均出现较大幅度增加。


IWTO 和AWI 的研究报告显示,2021 年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南非羊毛产量预计较2020 年分别同比增加11.95%、1.19%、0.60% 和2.16%。除此之外,在世界其他羊毛生产国中,新西兰、乌拉圭和美国羊毛产量预计保持不变,而阿根廷、英国和蒙古国2021年羊毛产量较2020 年预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国羊毛产量变化原因有所不同。


2021 年澳大利亚羊毛产量同比出现增长主要受益于频繁的降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西澳大利亚州等羊毛主产区的草场植被长势较好,饲草料供给充足,绵羊养殖数量和生产性能均得到提升。根据澳大利亚羊毛生产预测委员会(AWPFC)预测,由于受降水量充沛的影响,2021 年澳大利亚可剪毛绵羊数量和只均剪毛量分别增长至7 000万只和4.54 kg/ 只,同比分别增长了4.60% 和3.20%。

 

中国和印度羊毛产量的增长得益于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内外经济恢复速度加快。随着国内外羊毛制品的消费需求回暖,两国纺织加工企业复工复产进入“快进”模式,对羊毛原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羊毛价格较2020 年下半年有所回升,带动了两国羊毛产量的增长。


南非羊毛产量的增加主要受到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旺盛的市场需求的影响,2021 年南非降水条件良好,饲草量供给充足导致剪毛量增加;另外,南非羊毛具有长度离散低,洗净率高等良好的品质(注:根据南京羊毛市场发布的信息,截至2021 年12 月,全球约70% 的RWS(责任羊毛证书)认证羊毛来自于南非),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各国对优质羊毛的需求有所增加,使得南非羊毛价格提升,南非羊毛产量得以增加。


在其他预计减产的国家中,受到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影响,英国羊毛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另外再加上合成纺织原料等羊毛替代品的冲击,导致已降至低点的羊毛价格进一步下降,使得养殖户养殖可剪毛绵羊的积极性减退,从而造成了羊毛产量的降低;阿根廷羊毛产量下降主要是遭到极端天气的负面影响(注:根据阿根廷国家气象局在国家气候变化内阁扩展会议中提供的数据:“2021 年1 月至9 月是阿根廷过去60 年中第七暖和第八干旱的时期” ),高温和干旱的气候抑制了牧草长势和绵羊繁育性能,导致可剪毛绵羊数量减少;受沙尘暴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蒙古国绵羊养殖条件和羊毛市场需求均遭到负面冲击,羊毛产量因此下降。

 

1.2 2021年世界羊绒产量与2020年相比预计有所增加

中国和蒙古国是世界最主要的羊绒生产国,两国羊绒产量占世界羊绒总产量的90% 以上,因此可根据中国和蒙古国的羊绒产量来预估世界羊绒产量。2021年中国羊绒产量预计较2020 年有所增加,而蒙古国羊绒产量预计与2020年相持平,因此2021年世界羊绒产量预计较2020 年有所增加。具体来看,中国方面,受羊肉和羊绒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效益提升等因素影响,2021 年中国绒山羊养殖规模预计增加,羊绒产量也随之增加。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团队2021年赴河北、辽宁羊绒主产省的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绒山羊调研县(宽城县、盖州市、本溪县、青龙县)羊绒总产量较2020年增加了8.77%。蒙古国方面,根据蒙古国国家通讯社官网2021年4月发布的消息,2021年蒙古国羊绒产量预计与上年相持平,为11 800 t。


1.3 2021 年世界羊毛贸易量与2020年相比预计有所增加

根据国际贸易中心(ITC)的相关数据,2021年1—9 月, 世界羊毛贸易量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36.15% (注:数据来源于国际贸易中心(ITC)http://www.intracen.org)。2021年1—9月, 在世界羊毛主要出口国中,除比利时出口量同比减少18.64% 之外,新西兰、南非、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的羊毛出口量同比均表现出增长态势。俄罗斯羊毛出口量同比增长幅度最大,为196.55%;土耳其次之,为92.67%;之后是西班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为89.61%、41.16%、29.67%;南非和英国羊毛出口量同比增幅相对较小,分别为9.02% 和4.42%。

 

在世界羊毛主要进口国中,中国、英国、土耳其、意大利、捷克、立陶宛、比利时和德国的羊毛进口量同比均表现出增长态势。英国的羊毛进口量同比增幅最大,为73.11%;立陶宛次之,为51.95%;之后依次是土耳其、比利时、中国、捷克和意大利,分别增长了48.59%、37.69%、36.70%、31.09% 和25.89%;德国羊毛进口量同比增幅最小,为11.30%。

 

1.4 2021年世界羊绒贸易量较2020年预计有所下降

中国是世界最主要的原绒进口国,所以根据中国羊绒贸易量的增减可预测世界羊绒贸易量的变化。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1—11月中国羊绒累计进口量为4 250.11 t,相比2020年同期的6 069.11 t减少了29.97%;2021年1—11 月中国羊绒累计出口量为33.44 t,相比2020年同期的18.80 t 增加了77.87%;综合羊绒进口和出口贸易来看,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羊绒贸易量同比将出现下降,由此可推测,2021年世界羊绒贸易量同比也将出现下降。

 

1.5 2021 年世界羊毛价格表现为同比上升

2021 年1—11月世界主要羊毛生产国中,中国羊毛(66S 左右)平均价格为17.5 元/kg,较2020 年同期上升了9.38%;澳大利亚东部、北部、南部、西部市场的羊毛年均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8.13%;新西兰市场的羊毛(细度36~39 μm 粗支杂交毛)年均价格同比上升了13.62%;南非市场的羊毛(细度21 μm 净毛)年均价格同比小幅上升了3.60%。

 

1.6 2021 年世界羊绒价格同比上升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羊绒生产国,2021年1—11月中国羊绒平均价格为204.66元/kg(注:根据内蒙古羊绒交易中心公布的2021 年1 月羊绒价格和清河县羊绒小镇综合管理中心公布的羊绒价格指数计算得到,其中羊绒价格为套子绒价格),较2020年同期上升了11.87%。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羊绒平均价格同比上升,进而推断2021 年世界羊绒价格也同比上升。


2 国内绒毛用羊生产与贸易概况


2.1 2021 年我国细毛羊存栏量减少,绒山羊存栏量增加

根据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团队对内蒙古、新疆、辽宁和河北4 省区8 个旗县的绒毛用羊生产形势的调研结果,2021 年细毛羊调研县(敖汉旗、克什克腾旗、奇台县和乌鲁木齐县)细毛羊存栏量为57.93 万只,同比减少5.20%;绒山羊调研县(盖州市、本溪县、青龙县和宽城县)绒山羊存栏量为119.01 万只,同比增加0.82%。

 

2.2 2021 年我国细羊毛产量同比下降,羊绒产量同比上升

上述调研数据显示,2021 年细毛羊调研县(敖汉旗、克什克腾旗、奇台县和乌鲁木齐县)细羊毛总产量为1 813.95 t,较2020 年减少了4.51%;绒山羊调研县(盖州市、本溪县、青龙县和宽城县)羊绒产量为682.70 t,较2020 年增加了8.77%。

 

2.3 2021 年我国羊毛和羊绒价格均同比增长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团队的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中国羊毛(66S 左右)平均价格为17.5元/kg,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9.38%。从2021年羊毛价格的年内走势看,南京羊毛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国产羊毛(64S 国毛条和66S 国毛条平均)平均价格先由年初1月份的56.15元/kg下降到2月的55.50 元/kg,随后羊毛月平均价格逐渐上涨,4月份羊毛月平均价格上升至67.50元/kg,截止11月份,羊毛月平均价格一直维持在67.50 元/kg,与2020年同期的63.00 元/kg相比增加了7.14%。2021年1—11月我国羊绒平均价格为204.66 元/kg,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11.87%。年内羊绒月平均价格先由年初1月份的190.00 元/kg 迅速增至6月份的209.00元/kg,此后羊绒价格稳中有升,11月份羊绒价格微增至209.38 元/kg,较2020 年同期的185.43 元/kg 增长了12.92%。

 

2.4 2021 年我国羊毛进口和出口同比均增加,羊绒进口同比减少、出口同比增加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1 年1—11 月,我国羊毛累计进口量为26.56 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33.87%;累计进口额为22.28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18%。2021 年1—11 月, 我国羊毛累计出口量为0.66 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20.96%;累计出口额为0.35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29%。2021 年1—11 月,羊毛贸易逆差累计为21.93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78%。2021 年1—11 月我国羊绒累计进口量为4 250.11 t,比上年同期减少29.97%;累计进口额为1.87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83%。2021年1—11 月,我国羊绒累计出口量为33.44 t,比上年同期增加77.87%;累计出口额为155.30 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4.38%。2021 年1—11 月,羊绒贸易逆差累计为1.86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29%。

 

3 国际绒毛用羊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3.1 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

在育种目标性状选择上,毛绒产量、品质性状仍是绒毛用羊选育的主体目标性状,且发达国家多已形成相应的遗传评定体系。鉴于贴身针织类毛纺品为羊毛提供了新的市场,其需要纤维直径小的羊毛,因此,改善纤维直径性状仍是保持细毛羊育种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动物福利性状、抗病性状(肠道寄生虫病、抗蝇蛆病、抗蠕虫病等)、繁殖性状(高产羔率、非季节性繁殖等)、产肉性能及环境保护等相关性状选育研究也是国外绒毛羊育种领域所关注的目标性状。而为应对目前和未来气候变化,育种规划中将需要逐步考虑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以避免可能导致的生产损失。

 

育种技术方面,结合基因组信息估计遗传参数、开展遗传评定等在羊抗病、生长不同性状选择中已有研究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选择准确性和遗传进展。重测序技术、多组学分析技术、表观遗传学技术、基因组关联分析等被应用于性状形成分子调控机理、毛囊发育调控机理、性状相关候选基因鉴别等研究领域,与毛囊发育、羊毛品质、抗病等相关的候选基因不断被鉴别。人工神经网络、贝叶斯技术、机器学习等计算技术逐渐在羊育种值预测、性状基因挖掘领域应用。最近,通过对不同羊毛类型绵羊的基因组比较研究中,鉴别出与羊毛细度相关的基因及其因果突变,为细毛羊、半细毛羊纤维直径的分子调控研究提供了借鉴。

 

繁殖技术方面,近年来巴西研究人员已在绵、山羊领域通过子宫颈来冲胚的非侵入性方法成功实施了非手术法胚胎采集,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对羊的损伤小,且设备相对简易低廉,耗时少,其效果优于手术法。为了提高性成熟前羔羊卵子的发育能力,意大利研究人员探索了一种3D 培养系统,可显著提高羔羊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潜力。

 

3.2 营养与饲料领域

在绵羊饲养中,确定其营养需要量有助于提高生产性能,减少饲料浪费,提升生产效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持续对不同品种、生理阶段、饲养方式下绵羊的营养需要开展研究。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开发新型饲料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重点。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瘤胃微生物、肠道微生物营养也是近年研究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对动物的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开展基础研究,国内外学者在分子层面研究了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营养素与基因互作、营养物质代谢等来揭示不同营养物质对反刍动物繁殖、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通过营养手段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减少养分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聚焦绵羊营养、繁殖、育种等研究方向,还有一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具有启发性,值得关注。Wettere等综述了热应激对绵羊繁殖性能的影响,指出当温度高于32℃时,对母羊发情前、后5 d 繁殖力(发情、受精、胚胎成活和产羔)的破坏性最强,且在怀孕期间会降低羔羊的初生重,同时,热应激公羊的生育力也会降低,因此生产中应关注羊舍温度和羊只行为变化。

 

3.3 疾病防治领域

国内外目前对羊重大动物疫病普遍采取控制传播和净化措施,实现重大羊病有效控制,然后过渡到消灭。国际上发达国家对羊烈性传染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防控特别重视,同时关注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人兽共患病和降低生产性能的疫病,羊重大动物疫病发病几率较低,防控主要采取动态监测和危险性评估为主。由于采取有效的检测手段,因而发达国家在疫病防控方面较为主动。我国由于疫情的复杂性和养殖方式的多样性,现阶段主要采取新型高效疫苗有效控制结合淘汰净化同时并举的方式开展疫病防控。

 

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中,国际上非常重视羊病诊断检测技术研究,注重高敏感性、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疫苗研究则趋向于安全高效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标记疫苗及多价疫苗方向发展,此外新型疫苗佐剂和免疫增强剂的研究也受到关注。总体来说,高敏感性和高通量诊断技术和新型安全高效疫苗是防控技术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3.4 生产环境控制领域

随着规模化、标准化羊生产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羊场与羊舍的规划设计也趋于标准化、简洁、实用化,养殖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受到重视。羊的饲养管理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的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可参与解决与动物福利和健康相关的问题。20 世纪末期,美国首先尝试将自动称重系统引入养殖业,研制出一款动物自动称重设备,随后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也相继研制出类似的畜牧称重系统。在新西兰利用无人机进行放牧也成为现实,澳大利亚的相关研究应用红外热成像(IRT)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组合来预测遭受热应激(HS)的绵羊实时温度。

 

我国绒毛用羊养殖仍采用粪便垫圈为主的养殖方式,也就是采用新鲜羊粪作为垫料,很少或者不添加高碳源作为辅料,因此对根据尿液吸收量或氨气损失率作为控制指标的辅料添加比例效果研究较少。而国外这方面研究比较多,Costa MSSD 等研究表明,羊垫料中添加≥ 50% 的牛粪时,堆肥效率和堆肥产品质量显著提高。Ilyass Tabrika 等研究发现,羊粪的加入可以显著提升番茄秸秆堆肥工艺及堆肥产品质量。Garczynska M 等研究发现,绵羊粪蚯蚓堆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中总碳、总氮以及可利用磷、钾、镁的含量。

 

3.5 绒毛品质控制、检测与加工领域

由于对客观检验益处的充分理解,加上对顾客需要的认识,澳大利亚、新西兰羊毛生产者已建立良好的质量意识,能够很好地在育种、饲养管理和羊群管理等方面制定并贯彻具体的技术措施,提高羊群内羊毛重要加工特性的一致性水平。这些都对满足顾客的需要、增强市场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收入。

 

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对育种和饲养管理方面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有:能够根据草场情况安排合适的载畜量,降低干旱季节对纤维生长的影响,实现草场与羊群的均衡发展;采用适当的药物处理,减少腹泻发生率和粪污毛,消灭飞蝇和体外寄生虫;正确实施剪尾和剪腿臀毛,减少粪、尿污毛的影响;使用羊衣或避免在草种和刺果多的地区放牧,减少羊毛植物杂质含量;将一个大群按同样性别、相近年龄组分成若干小群,适当地淘汰不合格羊,减少分组难度;在生长季节提供均衡的饲养水平,特别是在妊娠期。

 

为了保证生产出优质产品,澳大利亚、新西兰还列出了每一项相关活动的质量体系内容——《羊毛生产操作守则》,其目的就是生产能够满足纺织加工需要的优质产品,明确按照其《操作守则》生产的羊毛均为优质产品,完全符合行业要求。根据统计,澳大利亚的60%的牧场只能生产出少于总量25% 的羊毛,而且其中很多牧场规模太小,如果仅靠他们自己,没有一个专业管理组织为他们进行生产发展、管理和实施指导和帮助,质量管理很难开展。行业自身质量规则的出现已经要求社会组建能够提供相应专业化服务的部门,并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近几年来澳大利亚成立了一些行业组织来协助管理羊毛生产质量问题。


4 国内绒毛用羊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4.1 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

近年来,我国羊种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2021 年12 月3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498 号公告:辽丹黑猪等18 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豫西黑猪等18 个畜禽遗传资源业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在培育的18 个新品种中,包括2 个羊新品种,均为绒毛用羊。18 个新认定畜禽遗传资源中12 个为羊品种,其中,燕山绒山羊为绒毛用羊,其余新的羊遗传资源也多属肉毛兼用型。

 

当前,我国与羊产业区域布局相适应,已初步建立了以种羊场为核心、以繁育场为基础、以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性能测定中心为支撑的良种繁育体系。全国共有国家肉羊种业科技创新联盟1 个、绒毛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个;有绵羊种羊场904家,山羊种羊场520家,遴选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28家。羊生产水平稳步提升,羊出栏率由1980年的23%提高到2019年的105.4%,胴体重由10.5 kg 提高到15.2 kg。

 

在育种技术方面,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和基因组学技术发展迅速。在性能测定技术方面,已研发出羊脸识别、热成像、体尺测定、饲料转化率测定、CT 扫描等智能化测定系统,大大提升了测定效率和准确性。国内育种目标性状在羊毛性状基础上,兼顾繁殖性状、生长性状及产肉性能。与国外研究不同,国内在抗病性状、动物福利性状等领域研究相对较少。基因组选择、重测序技术、多组学分析技术、表观遗传学技术、基因组关联分析等应用于性状形成分子调控机理、毛囊发育调控机理、性状相关候选基因鉴别等领域的研究多数由中国科学家完成,尤其是绒毛羊产业技术体系专家。

 

在遗传评估技术方面,BLUP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羊育种实践中,国内多个团队已开始组建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例如湖羊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规模已达到1 806只,该参考群体测定了生长、饲料效率、屠宰、体组成和肉质等59 个性状、199个指标的表型值。

 

在基因组学方面,组装了湖羊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构建了高分辨率的地方绵羊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鉴定了一系列重要经济性状主效基因,如控制绵羊尾型和尾脂重的BMP2 和PDGFD基因,控制绵羊尾椎数变异的T基因,与山羊广谱适应性相关的MUC6 基因。总体上来看,我国羊育种基础研究水平已不落后于国外羊种业发达国家。

 

在繁殖技术方面,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胚胎工程岗位团队近年来也在持续改进羊JIVET技术,并证明通过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抗氧化剂和细胞因子可提高羔羊卵子的囊胚发育率2 倍以上(44.2±5.7%vs. 21.6±4.6%), 这项研究结果于2021 年发表在Theriogenology, 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由此看来,JIVET 技术正在形成羊繁殖技术领域一个新的关注点。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在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得到大规模应用,以杜泊和萨福克成年羊为供体,通过活体采卵和胚胎体外生产,年均生产胚胎1.5 万枚,生产羔羊6 000 余只,技术规模处世界领先水平。

 

4.2 营养与饲料技术

开展绒毛羊营养需要量研究可为饲养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充分发挥绒毛羊生产性能,提高生产效益。国内学者对本土不同品种绵羊的营养需要开展了研究,例如近年来持续研究云南半细毛羊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要量,得到了半细毛羊空怀期磷维持需要量,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的钙维持需要量,哺乳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维持钙需要量。李柏浩等通过回归法和绝食法测定小尾寒羊× 杜泊羊杂交肉用羊(杜×寒肉羊)在生长期(20 kg)和育肥期(40 kg)时的维持净能需要量,结果显示绝食法测定维持净能需要量略高于回归法,但差异不显著。王晨等研究得到了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的维持净能需要量、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维持净蛋白需要量。

 

羊作为反刍动物对饲草料的需求较大,优质的饲草料、适宜的添加水平、多功能的饲料添加剂等能提高羊只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卜振鲲以天然牧草产品为试验材料,分别加工成干草草捆、草颗粒和全混合日粮颗粒,发现草颗粒能显著提高肉羊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加羊肉中氨基酸总含量与鲜味氨基酸含量;且天然牧草与精饲料配伍后可显著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并可降低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棕榈粕是半干旱地区反刍动物的重要能量和蛋白质来源,王艳萍等研究发现,在全混合日粮中青贮银合欢与棕榈粕添加水平为2:1 时,可以改善绵羊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提高氮沉积,进而促进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4.3 疾病防治技术

随着《动物防疫法》的修订和《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羊病防控技术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得到加强,生产中绒毛用羊疾病防控得到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安全高效养殖技术得到发展。动物疫病控制和消灭计划稳步实施。按照国家的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和消灭计划全面实施,兽医工作从疫病防控向疫病防控、监测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并重全面转变;疫病净化在部分养殖场稳步推进。涉及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羊痘、布鲁氏杆菌病等常见重要羊传染性疾病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诊断检测技术研究取得诸多进展,在羊病防控中得到推广应用,我国羊病防控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于替代药浴的外寄生虫病防控技术研发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较为缺乏,而大量的临床实践调查发现,对于非集约化养羊地区,药浴防控羊外寄生虫病存在用药覆盖率不能保证及实施困难的短板;药浴导致大量废弃药液处理困难,污染环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高寒地区,药浴适用时间短而造成药浴覆盖率较低或药浴间隔时间过长,从而无法达到外寄生虫病的防控目标。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研发药浴替代产品,杀虫油剂、杀虫粉、除虫项圈等是不错的替代选择方案,值得进一步关注。

 

4.4 生产环境控制技术

针对目前羊只集约化养殖对智能化环境监测和预警的需求,我国学者设计了通过CC2530 终端节点外接各类传感器,与协调器之间采用无线传感网通信实现数据无线传输的羊舍环境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应用RFID 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设计研发的羊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现羊场的综合信息化管理,提高羊场安防水平、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Matlab 编写程序,构建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识别母羊发情的叫声,对发情时机的把握更加准确,效率更高、刺激更小,开发了发情监测系统。产前监测系统的设计实现对母羊产前运动、采食及饮水等行为的实时监测,为母羊产前预警系统奠定基础。发明了羔羊自动哺乳装置、羔羊补饲槽、单门双通道的动态称重分栏设备、恒温饮水设施等舍饲配套设施设备,可提高多胎羔羊断奶体重、体质,提高多胎羔羊成活率,进而提高舍饲规模化肉羊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我国绒毛用羊体系专家团队首次测算了不同区域羊养殖产排污系数,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在绒毛用羊养殖产排污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针对于沤肥过程中大量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腐熟度低等问题,在实验室规模下以羊粪为沤肥原料,研究采用秸秆和锯末不同覆盖物时堆沤过程中腐熟度以及污染气体的排放规律,探究覆盖物对沤肥过程污染气体减排的效果,为畜禽粪便沤肥过程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针对于堆肥过程中大量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利用功能膜覆盖堆肥和辅助通风系统来控制NH3和N2O排放。开展了羊粪堆肥产品对种子发芽生物毒性研究,在羊粪堆肥过程中碳源添加剂显著提高了堆肥过程植物毒性试验中种子萌发指数(0.03~3.5 倍),加快了有机物降解和腐殖化进程。研发了多类羊粪尿分离及收集装置,为获取科学、准确的产排污系数提供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撑。创新形成了羊粪肥料化过程中污染物“原位- 异位”联合减控技术,有效降低了堆肥过程碳氮硫损失,减排效果显著。研发了畜禽粪污肥料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实现了舍饲羊养殖过程粪便的规模化、自动化和工业化肥料化利用。


4.5 绒毛品质控制、检测与加工技术

细毛羊穿衣是一种能有效保护羊毛的技术,实施该技术特别符合我国广大绵山羊养殖区的实际,它可调节细毛羊体表的微环境,改善羊毛生长的条件,减少沙土和粪尿杂质、草屑对羊

毛的污染,降低高山地区强烈紫外线对羊毛的辐射损伤,以及风霜雨雪对羊毛的侵蚀,提高羊毛品质。羊衣面料选择纺织密度较高的、厚薄适中的聚乙烯纺织布,不能使用丙纶丝等易于对羊毛造成异质纤维污染的材料。穿衣的时间因自然条件、草场植被类型、饲养管理方式而不同,可分为全年穿衣和半年穿衣2 种,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半年穿衣。截至2018 年,仅新疆地区累计推广使用羊衣20 万件,推广范围也由最初的细毛羊拓展到绒山羊,由新疆拓展到内蒙古、吉林、甘肃、青海等省区。

 

加快全面推行机械剪毛、分级整理、机械打包、客观检验等规范化的羊毛采集现代管理技术,在注重与国际羊毛市场衔接的基础上,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羊毛质量控制管理技术的丰富经验,制定国际化和本土化相融合的技术操作规范,培训专业剪毛、分级人员队伍、健全和规范羊毛客观检验制度,提升羊毛流通阶段技术水平,以保障国内羊毛等级质量,确保羊毛生产质量满足加工需求,提升中国羊毛生产收益。


本文刊登在《中国畜牧杂志》2022年3期,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