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生猪企业动态> 正文
新希望:8月底公司种猪存栏超过160万头,能繁超80万头,后备80万头
发布时间:2020-09-01 14:55来源:公告


新希望六和9月1日公布8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含行程及沟通内容)

一、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王述华介绍上半年各板块业绩半年度公司营收447亿,增长27%;归母净利润32亿,增长103%。其中农牧板块贡献归母净利23亿;同比增长298%,农牧利润占比72%。民生银行投资收益在公司利润中占比进一步下降。饲料销量上半年突破1000万吨,也是历史性突破,行业销量第一位置得到巩固。公司市值在最近突破了1600亿,在同行中的排名有所提升。饲料板块合并营收为226亿,增长19%,归母净利润7.62亿,增长71%,吨均盈利95元,增长了33元。净利增长远超营收增长,主要原因是这两年持续做的玉米、豆粕集采的效益释放,以及研发配方的精准饲喂,还有规模养殖户的稳步提升。白羽肉禽合并营收91亿元,同降7.24%,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降49%。利润下降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是种禽售价和利润下降,其次是鸭副产品过去占营收比例比较高,今年上半年由于火锅、餐饮渠道以及羽绒出口均受阻,导致鸭副产品利润同期大幅下降;种禽行情也处于盈亏平衡线略下一点。但是公司本身的养殖基地和屠宰效能提升上对利润有正向贡献。禽肉面向头部餐饮以及新零售方面的销售收入也有20%以上的增长。猪业务合并收入69亿,增长261%;归母净利润18.08亿元,增长1499%。930项目完成了1400万产能。截止6月底,种猪存栏130万头,其中能繁超过60万头。消耗性生物资产目前是83个亿,较年初增长154%。食品业务合并收入41个亿,增长了46%;归母净利润6500万,下降28%。主要是非瘟疫情抬升猪价,市场上缺猪,收猪困难,而今年1月份开始屠宰端的销售受新冠疫情影响,整体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增长大概是21%。这主要是上半年存货较多,像饲料原料集采的存货,还有生猪存栏大幅增长。下半年8-12月现金流有比较大的释放。其他比较大的变化在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长,6月底大概79亿,比年初增长了54亿,主要就是种猪的增长。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这些配合资本性开支相应的科目也实现了比较大增长。流动性资产27亿,增长了15亿,基本是在建工程的预付款。上半年资本性开支150亿。

二、董事会秘书胡吉介绍养猪规划目标调整及猪产业相关工作

(一)养猪规划目标调整到多少?

原来沟通的规划目标是2020年出栏800万头,2021年1500万-1800万头,2022年2500万头。经过近一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行业格局的研判,现在调整目标如下——首先今年800万目标非常确定可以实现,但是很难大幅上调,因为新冠疫情也影响了我们的一些建设进度。后面几年的目标大幅提升:2021年确保2500万头出栏,挑战3000万头出栏目标,2022年确保出栏4000万头。

(二)为什么要调整规划目标?

一方面是行情机遇,即非洲猪瘟、新冠疫情导致生猪产能恢复放慢,使本轮猪周期下行较慢、猪价也将较长时间处于高位。另一方面则是重大的政策机遇。以前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养猪是有顾虑的,因为没有税收,又有环保的压力,特别在很多销区的省份养猪不受欢迎。由于现在生猪行业的形势,政府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在东南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地区,养猪也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投资项目。这种新的政策性窗口是非常难得的,而且是阶段性现象,很可能在整个国家的生猪供应恢复之后这些窗口会关闭,之后很多阶段性支持政策也会有所调整。因此,公司要把握行情和政策的机遇期。公司作为后发者,在养猪区域布局也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在销区,在高利润的产区加快布局。

(三)为了新的规划目标做了哪些准备?

1、土地资源与工程建设。截止今年上半年,公司投入运营的产能达到1800万头;建设中预计9月30日可以竣工产能预计1200万头;筹建中,有些已经陆续开工的,预计明年3月17日竣工的产能达到1000万头。意味着到明年317节点,所有竣工的产能已经达到4000万头。除此之外,公司在各地,特别是东南沿省份一些优势区域,已经完成了土地签约的产能,已经超过3000万头,把这部分加起来公司总体产能超过了7000万头。在区域布局上也在不断优化。公司目前运营中的项目还是北方的比较多,占41%。越往后,在建的、筹建的产能中,按照国家的非瘟防控5个大区划分,公司在东部区、中南区、西南区等相对高价高利润的区域占比越来越多。长期而言,在高价高利润区域的产能占比会超过70%。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快有4方面原因:1)公司组织上裂变很快,去年底4支纵队现在已经是6支纵队。更多队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最近的一支纵队成立了一个月左右,已经在在重要的销区储备了1000万头的产能。2)控股股东给公司大力的支持,包括集团总部,其他兄弟公司都把上市公司的养猪作为一号工程。3)工作流程优化,现在强调的是边发展边建设。4)工程工艺有所创新,今年创新地采用大棚养殖,使用建设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用安全防疫能够完全达标的模式去替代传统猪场,也起到了加快发展的作用。

2、种猪储备。截止到6月底,公司种猪存栏超过130万头,能繁超60万头,后备70万头;截止到8月底,公司种猪存栏超过160万头,能繁超80万头,后备80万头,在这160万头种猪里,GP/GGP超过20万头。预计到今年年底,公司种猪存栏超过250万头,其中能繁超150万头,后备100万头。种猪存栏快速增长也有4方面原因:1)种猪场的建设速度大幅度提升,公司采取了很多变通、创新的方法,包括前面讲的大棚养猪,以及把部分育肥场临时改造成种猪培育场。2)公司在很早之前就非常重视原种猪群的发展,一直以来GP/GGP存栏占比较高。3)公司从外部购买二元母猪,从去年上半年就早早做了规划。4)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尝试三元回交技术的应用。此外,公司在半年报的公告中提出设立专门的育种公司,这相当于是养猪产业的芯片技术,这一块也是很早就储备,现在开始发力,重点去突破发展的。

3、人才储备。猪产业人员扩张非常快,截止到6月底,猪产业员工已经超过了3万人。

4、资金储备。资金一直比较充裕,今年上半年所全球的银行授信超过700亿,但是用信比例还不到50%,而且平均的融资成本控制得很好,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资成本控制在3.56%以下。上半年有40亿可转债成功发行。100亿的永续债完成注册,近期即将发行第一期。另外我们40亿的定增项目已经获得了证监会的审核通过,预计在九月份会启动发行。资源储备只是打下基础,但还需要把猪养好,才能让公司有信心去挑战新的出栏目标。一方面是把生猪出栏成本降下来,上半年自有猪苗育肥的完全成本是13.6元/kg,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降到13.5元/kg,到明年年底挑战11-12元/kg的成本,做到全行业最优水平。另一方面是做好非瘟防控,今年上市率稳定在91%。公司现在使用的综合性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从硬件环境、标准流程与全面管控、到智能检测与精准拔牙、再到组织与激励,各个方面都落实得非常到位,效果也很好。这套体系现在还在持续迭代的过程中。

总之,公司非常有信心在今年、明年、后年能够确保完成新的出栏规划,也希望能够在条件合适的时候挑战更高的目标。近期董事长刘畅女士在青岛的亚布力论坛上提了一个新词叫做“新长期主义”,提到在这个行业里不能做投机分子,新希望过往有38年的成功历史,但现在还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要追求一种匠心精神,要本着长期主义的精神,不仅仅抓住目前难得的行情机会和政策机会,更多还要着眼于未来,把养猪产业发展作为一个长期战略,选准了这个赛道,就认认真真做好这方面工作。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养猪产业把上下游匹配做好,努力做好这个全产业链的布局,获得穿越周期的成长。我们期待未来新希望的各项规划能够扎扎实实落地,能够和大家一起见证新希望未来的成长,也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

三、首席科学家闫之春博士介绍非瘟防控与猪育种相关工作

非瘟防控当前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没有非洲猪瘟的猪场能预防、疫病不进来、不传播开、不造成重大损失。二是控制,即万一有零星的感染,能很快很好地把病毒清除出去,对整个群体不会有大的影响。在非瘟防控的背景下,公司的猪场建设工艺、生产流程跟以往不一样,在不同地区会因地制宜,一场一策,进行优化调整,最终是为了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工艺、流程设计让生物安全、非瘟防控的措施落地更加方便。二是大量减少中间流转环节。例如,多点生产、父母代场从外面补充后备母猪的做法在新式猪场中都没有了,我们采用的是场内建核心群的办法,父母代场里面一开始规划就有纯种群、扩繁群,纯种杂交生产的父母代猪在猪场一开始建设时就规划进去了,这对于疫病风险、防控成本的降低都有帮助。又如,自配料车间也规划在猪场里,饲料成品运输成本也节约下来。还有,新式猪场中猪苗不用再出场,直接实现场内育肥。这种场内自带扩繁群、边建场边建群的生产方式使得从建猪场开始时,种猪就不是问题,猪场一交付也能很快实现满负荷,原种猪选育群、生产群、生产杂交母猪的扩繁群都已经建在群内。公司现在已经有20多万GP/GGP,可能别人还在买杂交母猪时,公司的纯种群已经在群里了,而且是同期投产。公司在2016年提出超过1000万头发展目标后,种猪技术团队就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突破全基因组育种的同时,也使用传统育种的多性状育种,可以同时根据6个指标进行选育。今天公告了新希望六和育种公司成立,近期我们也交付了自主研发的种猪公司带基因组选育的软件系统,这为下一步技术独立发展打下基础。公司在几个大区的主要优势生产区都建了纯种猪选育群,例如西南区的四川,中南区的广西,东部区的湖北、山东,北部区的河北。在这些地方已经布局好了能够配套7000万头肥猪出栏的原种猪储备。这些原种猪结合现有的选育软件,可以给场内扩繁群、繁育群提供种猪。公司还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改良公猪场。

总体而言,非瘟防控主要靠工艺改进、模式改变以及建设模式来改变。而猪育种猪公司则是为了解决未来的技术布局以及方法问题。

四、问答环节

1.2500-3000万头目标,是全部为肥猪还是仔猪加肥猪?是否包含外购仔猪育肥?自繁自养和公司加农户比例如何?

A:既包括仔猪、肥猪,甚至包括部分父母代种猪,但具体比例很难区分,因为,仔猪、少量种猪的销售都是根据行情决策,比如某个时点仔猪价格较高,适当销售仔猪对于公司业绩是有利的,就多卖一些。但出栏绝大多数还会是肥猪,在仔猪、种猪销售上保持一定灵活度。包含外购仔猪,但始终是备选项,占比会越来越小,今年出栏中外购仔猪大概300万头,明年不会超过这个数目。2021年出栏中规划目标是自育肥比例到50%,长期到2022年时,自育肥比例上升到70%左右。合作放养也是备选项,明年、后年占比会越来越小。

2.按照公司种猪存栏情况,应该可以覆盖明年全年出栏量,为什么还需要保留300万头外购仔猪的量?

A:首先,公司外购业务要确保赚钱,不赚钱就不要做,现在就是按照一定的上限来管控,比如说小于300万头。其次,公司在一些地方需要提前锁定养户,外购猪是很好的方式,因为目前种猪产能布局还不是很完整,对于一开始没有任何沉淀的地方,通过外购仔猪放养提前布局对于公司是很好的。其职能还是在于养猪户的提前锁定。

3.新希望育种未来的发展方向?

A:育种方向问题,在中国特别合适的做法是生产者指标和消费者指标相结合。生得多、长得快是生产者指标,但是消费者关注肉质、口感、吸水能力,这些在公司的育种指标中都有充分反映,最后选育方向则要两类指标都兼顾,按照使一头猪的收益最大化来育种。

4.手续流转程序是不是最开始农户到政府,政府到企业,然后是环评、开工建设?

A:对的,取得了基本手续是指完全具备了开工条件。

5.人才管理制度方面,请问人才培养情况、梯队建设、人才流失以及管理层授权、团队激励的情况?

A:流失率大概在18%,和过去几年相比属于正常水平;其中有主动流失,也有公司的调整。新人才进来之后有一系列培训,包括集中课程培训,也有老员工的带领。关于授权,在执行标准化流程的基础上,也会鼓励他们创新,员工创新的成果也会帮助优化公司流程的细节。公司对中高层人员、业务骨干设置了全套激励体系。有些是里程碑激励,达到某个既定目标的激励,比如产能建设、出栏量;有些是裂变激励,例如团队中进步很快的员工,有机会得到晋升,一个业务单元裂变成几个新的组织;也有专项激励,例如今年的一个重要专项计划就是降低成本。公司目前也在酝酿一套更长期的激励方式,现在正在聘请外部咨询公司研究一套针对全体养猪产业员工的长效激励机制,目前方案已经基本成型了,下半年就会实施。

6.养殖端做大之后,下游屠宰端、深加工的匹配情况,中长期战略如何?

A:公司希望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来平滑盈利的周期性波动。中上游有饲料、育种、商品带育肥,下游希望延伸到屠宰端,再向食品端延伸。屠宰的重要作用是和下游渠道连接,尤其是和食品端的联系。但目前国内屠宰产能过剩,公司的战略是,按照养猪出栏量的20%来配套自建屠宰产能,这20%以外的屠宰量会通过轻资产方式来整合,例如仓储、待宰、租赁等战略合作协议。当前屠宰行业有两种主要形态,一类是基于生猪产业往下游发展,以卖白条为主;另一类是像以熟食盈利为主,屠宰作为配套辅助的模式。据研究,全国屠宰产能里,年屠宰量20万头以上的屠宰场只占15%,85%在于20万头以下的小型屠宰场。公司的布局策略是:如果既是产区又是销区,公司优先配套屠宰场,可以按照养猪产能的20-50%来配套,也是比较划算的,比如我们上半年公告的,在山东夏津的200万头屠宰产能,还有四川和广西,也属于既是销区又是产区。如果单纯是销区,就打算用轻资产方式来成长,像在华东和华南,有一些大型屠宰场,公司可以在那里租车间做分割和转化。

7.成本下降空间在哪里?

A:第一是寄养费。寄养费今年上半年平均280元/头,今后会随着行情下降而下降。此外,今后自育肥产能越来越多,育肥产能今年产能400万头,明年6月底之前再新增肥猪竣工产能600万头,争取明年底接近1200万头自育肥产能。今后有更多自育肥,减少合作放养,这里就能把养猪整体成本拉低1元多。第二是饲料成本。今年因为总体盈利比较好,公司会为了让肥猪出栏的天数缩短10-15天,趁好行情加快出栏,就会喂一些营养高的饲料,成本要高一些。后面随着行情的下降,公司在饲料上就会追求低成本,目前饲料成本有接近0.5元的下降空间。第三是断奶成本,即苗种成本。目前上半年的苗种成本大概目前3.6元/kg,原因还是在于我们从去年的9.30的工程到明年3.17工程的目标都是以抢产能、快速上量为主,而不是说控制成本。所以会存在一种情况,我们的产线按照一批一批做的,可能这一批先投产了,旁边那一批还没有完工,所以要做到完全满负荷生产需要3个月的时间,所以这里面从不满负荷到满负荷,成本有1元的下降空间。此外,我们为了快速上量,去年、今年种猪来源都以外购为主,至少今年9月底以前种猪里面外购的还比较多,这方面成本也会有点高,去年我们2、3月签了很多的合同,虽然后期有一些涨价,但是总体上买的还可以,但今年外购二元种猪的价格接近6000多元/头,如果是能繁的状态就接近8000元/头。今后会用公司的自己扩繁种猪替换外购,这里面成本有0.5-1元/kg的空间,所以成本能下降到11-12元是大概率事件。第四是自育肥。今年年初的时候,目标是8月底前育肥产能能做到400万头,目的是赶上下半年最后一波自育肥出栏。但是新冠疫情后,公司的策略有些调整,为了加快种猪出栏,前面说了把部分自育肥场临时改造成种猪培育场,但后面还可以改回去,今年的肥猪育肥产能年底能达到400万左右,明年6月份再新增自育肥产能600万-700万头。最后,公司一直把极致成本作为重点项目来安排的:1)公司定下一个极致成本专项计划,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公司希望今年年底成本降到13.5元,明年底降到11-12元;2)公司内部经过至少3次会议,讨论出降成本的措施,至少不低于15项,每一项都有专门的安排,也设定了专门时间节点;3)这个降成本计划定期都有考核,分阶段要到达多少成本,都十分明确;4)在组织体系上,公司形成了专门的降成本督办体系,总裁、各纵队负责人、公司养猪指挥部其他核心高管都参与到专项领导降低成本的工作中;5)公司设定了专项激励,设定了降成本目标,每三个月回头看,只要达成了目标就奖励,还有一些单项指标,如果在全体系做得很好,也都有奖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把降成本落到实处,因为这关系到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我们提到的极致成本是公司全体系都在认真实施的。

8.生猪存栏量是什么数值?

A:截至八月底,生猪存栏量接近600万头左右。

9.非瘟后全行业养殖成本在上涨,公司如何把成本增幅控制到这么低?

A:一是三边(边发展、边建设、边生产)工作对于降成本很重要。如果种猪场已经建好了,但是因为缺种猪或没有及时调运而不能投产,占用资金的利息本身就会增加很多。公司对于新竣工的猪场,都会尽快做到每批次的、均衡的满负荷生产,这对我们降低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起了很大的帮助。二是饲料的精准营养,也可以降低了饲料方面的成本。公司现在还不能说在行业中是最低了,但是也是做的比较好的。三是防好非瘟,降低非瘟的损失。仔猪生下来能够健康养活也是对于降低成本有相当大的贡献。

0
广告
广告
广告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