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草食资讯> 正文
全球疫情蔓延 国内乳企能否实现逆袭?
发布时间:2020-03-19 11:44来源:乳业在线综合报道


在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已经日渐好转的同时,全球多地却出现了疫情蔓延的趋势。海外疫情确诊人数如今已超越中国。

在全球面临疫情冲击的当下,海外乳企和在海外拥有业务的中国乳企,显然也遇到了巨大挑战。

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新西兰是中国进口乳制品的第一大来源国,乳制品实物净进口量为118万吨,占净进口总量的42.8%;其次是德国,净进口量为37.4万吨,占净进口总量的12.8%。处于3至6位的分别是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和美国,其净进口量分别为22.5、18.8、18.0和17.8万吨,分别占净进口总量的7.7%、6.5%、6.2%和6.1%。

同时,数据显示,我国乳铁蛋白严重依赖进口,进口份额高达98%。近两年由于货源紧张,采购价格从波谷期的两千疯涨到现在高端原料的破万,国际主要进口商包括新西兰西部乳业、新莱特,澳大利亚大拓,美国西尔玛,法国ARMO,荷兰DMW等。

另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9年我国进口乳清45.34万吨,均价1338美元,同比上涨17.7%,主要来自欧盟(45.3%)、美国(35.7%)。

由于欧洲疫情爆发,我国乳制品进口来源国基本上采取封禁,封城等措施。


全球疫情蔓延,乳制品供应会受到影响吗?

欧洲疫情现状


新西兰政府公布和平时期经济对应计划

3月18日,新西兰政府公布了新西兰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和平时期经济应对计划,以缓冲新冠疫情冲击。

德国封禁措施

3月16日8点,德国关闭与主要国家的边境人员通行,这是继意大利、丹麦、奥地利等国的“封禁”措施。

德国是国内奶粉进口和海淘的重要来源国之一,很多知名品牌来自德国,诸如喜宝、特福芬、米拉山、能恩、爱他美等。

这次他们控制边境,奶粉运输物流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好多中欧班列经过几个疫情严重国家,互相之间不容易协调。德国奶粉一部分走中欧班列,一部分走海运,还有的走空运。

法国禁止民众非必要出行

3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过电视讲话进行全国动员,宣布自17日12时起,禁止民众于未来15天内进行除购买食品、工作和就医之外的所有非必要出行,关闭欧盟和申根区边境30天。作为主要的奶粉出口国、奶粉原辅料出口国,可以想象奶粉厂届时会多难过。

荷兰进入紧急时刻

最大的奶粉出口国荷兰也已进入紧急时刻。荷兰政府下令,3月15日下午18点(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开始,所有餐厅、咖啡店和学校将临时关闭至4月6日,包括酒吧、娱乐场所等。

美国旧金山封城

3月16日,旧金山市长宣布湾区六个市县封城至少三周至4月7日,约700万居民受影响。旧金山政府提醒市民非必要情况勿出门,禁令一出,多家超市门口外大排长龙采购。

丹麦封锁边境

另一奶粉主要出口国丹麦从14日中午12时起封锁边境,以应对目前在欧洲汹涌传播的疫情。有了中国的前车之鉴,欧洲的奶粉厂防护升级,甚至达到最高级,口罩必备。


显而易见,如果欧美疫情3个月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不仅进口渠道受到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其本国工厂生产,缺货问题可能会更加普遍,另一方面交通受阻,运输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涨价不可避免。全球疫情大流行将加剧我国从欧洲国家进口乳制品影响

全球乳制品行业面临巨大冲击


2019年我国生鲜乳产量3200万吨,而进口乳制品折合生鲜乳约1400多万吨,乳制品对外依存度为30%左右。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乳制品进口企业冲击巨大。

荷兰合作银行表示,中国进口减少、供应链严重中断(包括全球对海运集装箱的激烈竞争)以及出口地区乳制品过剩的增加,将在20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给全球市场带来下行压力。

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乳制品价格呈上升趋势,但在2020年第一季度已停滞不前。对中国而言,荷兰合作银行预计,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将在2020年下半年之前恢复正常。

荷兰合作银行在其最新报告中提醒,由于预计全球整体经济将放缓,甚至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2020年乳制品业就已经面临风险,目前局势有可能升级。

中国的情况已经对本土以及全球的牛奶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物流流动的时效性、进出口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检疫时间的不确定性都有可能严重损害乳制品的消费,并进而影响整体的加工,生产和进口环节。据荷兰合作银行的数据,乳制品的总体需求可能下降1%,这可能导致进口量下降11%。如果总需求下降5%,到2020年进口量可能下降25%。

同时,金融服务机构INTL FCStone估计,未来12个月中国乳制品价格可能会下跌3%至10%。专家预计奶酪、黄油和奶油一类短保产品全球制造商和出口商可能会转向脱脂奶粉和全脂奶粉。然后,这将导致世界市场上奶粉量的增加。

据悉,脱脂奶粉的进出口贸易已经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影响,整个交通物流环节成本与时间明显增加。消费者在市场上的购买脱脂奶粉的行为已变得更加谨慎和观望。

受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下滑,这也已经影响到了餐饮服务行业,东南亚尤其脆弱。同时对物流供应链等行业也是一次大考验。

疫情会对中国供应链产生怎样的影响?


短期来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避免,一些行业和企业也会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是,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外的疫情防控形势,反过来也会对国内产生影响,部分外贸企业可能会遭遇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问题。

以下物流企业调查来自食研汇FTA(疫情蔓延全球,食品原料行业有何影响?业内专家这么解读)

多数受访企业专家表示,物流成本在成倍增加,影响到了项目进程。
乐斯福诺斯事业部李云川对食研汇表示,“目前意大利疫情对工厂生产影响不大。但是,现在意大利到中国的航班减少了很多,发货速度慢了,物流成本也增加了很多。据公司财务反馈,近期发往中国货物的运费是之前的4倍以上。在此影响下,之前在进行的一些项目会有2-3个月时间顺延”。
华诚生物市场总监周展表示,“全球越发扩散的疫情对外贸型企业的影响在慢慢扩大,部分国家除了限制人员入境外,货物也开始进行抽检,加长了交货期,空运的运费也比同期上涨了一倍,物流成本的增加以及交货期的延长导致客户订单不能按约履行,货款无法按时收回,这都对我们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不过,得益于完善的供应链系统,也有企业并未受到影响。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表示,“菲仕兰注重产品预测及进口计划,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系统。疫情之下,各个工厂生产并未受到影响,部分进口货物预计稍有延迟,但总体供应平稳。”
国内某知名糖醇企业表示,”公司采用年度合同制,短期内不会受海外疫情影响,但是若疫情长期持续,依然会对产品出口有所打击。”

国产奶粉“逆袭”的机遇来了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各航空公司纷纷取消或削减了中国航线,直接影响了奶粉的代购业务,即使是疫情情况略好的澳新,海外直邮奶粉的运输时间也大幅延长甚至翻倍。

一些在国外从事代购生意的人前几日表示,“目前法国巴黎的一些转运公司已经不接发私人包裹的业务,美国那边还可以发但是严重延误,因此也不敢发”。此外,中国香港2月初陆续关闭大部分关口,也导致香港奶粉水客业务暂停。据悉,2019年国内800亿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代购和跨境购奶粉的总量就占到20%左右。

现在由于欧洲疫情爆发,代购受阻或物流时效过长,很多消费者主动或被迫将视线转投国内行货,这无疑让国产奶粉有了被更多人认识和信任的机会。

危机,是国产奶粉企业增强“体质”的好机会。

时间倒回到疫情严重期,由于部分工厂暂停生产、母婴门店的长时间歇业以及物流运输供应不足,致使婴幼儿配方奶粉在部分地区出现“缺货”的情况。

多家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于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开展稳生产保供给的工作,竭力保障每个孩子的口粮不中断。某企业营养顾问徒步7公里,横穿疫区送奶粉,有些企业还提供母婴专家直播在线答疑,还有部分企业开展在线问诊,为消费者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疫情期间,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不仅保障了孩子口粮的稳定供应,还给数以万计的母婴家庭提供全方位的营养咨询和健康指导,更多的是给消费者带来支持和鼓励。

阿里数据显示,疫情时期,国产奶粉销售额快速增长。2月份阿里线上渠道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9.41亿,同比增长108.30%。其中,中国飞鹤0.84亿,同比增长142.53%,高于A2增速。

在3月10日开盘后,中国飞鹤(06186 HK)在全球股市集体爆冷的时候,逆势领涨,盘中大涨7个点,市值升至1115亿港元,跃升为港股乳制品行业市值第一的企业。

此外,去年奶粉产销量达到7.5万吨的君乐宝近日发布新品,据透露其订单在前一个月的试销期内就已超过1.2亿元。

中国奶粉品牌在产品品质和技术上的不断努力,近两年国内奶粉企业市场占有率增长显著。

image.png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疫情下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力争弯道超车,但国内婴配粉市场的“存量之争”仍旧愈发激烈,2017-2019年我国新出生人口数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新出生人口1465万,比2016年减少了321万,新出生人口数量降至19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目前看,预计2020年新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不会有质的变化,婴幼儿数量的持续减少将直接表现为对婴配粉的市场需求下降。2020年,国产奶粉能否把握时机,顺势增长,尤为重要。

对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来说,一是要凭借在母婴渠道和三四线市场的优势,继续挖掘市场,拥抱“互联网+”,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使更多实体店开拓线上途径。二是要加强科研创新,让国产奶粉更具新鲜、营养特性,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三是要增强抗风险能力,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部分原料仍依赖于进口,一旦国外疫情严重,供应受阻,则对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影响较大。因此企业还应完善自身供应链,让资源尽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18037323180*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