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肉禽养殖技术> 正文
刁有祥:规模化种鸭场疫病流行情况与防控
发布时间:2019-07-02 08:51来源:山东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


2019年6月30日,第二届中国肉鸭龙头企业技术总监沙龙在山东青岛世园寒轩酒店隆重召开。刁有祥教授与会并作《规模化种鸭场疫病流行情况与防控》的报告。
  刁教授的报告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禽流感是影响养鸭业的重要疫病、坦布苏病毒感染反复发生、呼肠孤病毒感染危害增加、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危害依然存在、鸭瘟在不同地区时有发生。
  山东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所长 刁有祥教授
  (一)禽流感是影响养鸭业的重要疫病
  一、禽流感的介绍
  1、禽流感的流行情况,一年四季都在流行,
  2、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增高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以往认为水禽对禽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目前所有的水禽,无论是家养水禽还是野生水禽都可以感染发病与死亡。2.从实验动物的数据来看,早期的分离毒株,对实验动物或是小白鼠的致病时间同比目前的分离毒株时间要长。3对实验动物脏器组织的亲嗜性而言,早期的分离毒株在小白鼠的少数脏器繁殖,而当前的分离株可在全身各脏器繁殖,从而造成动物严重的脏器病变,加速动物的死亡。
  3、禽流感病毒变异,防控难度加大。禽流感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已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而发生变异。
  4、候鸟。野鸟在禽流感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野鸟携带禽流感病毒比较普遍。2、跨区域迁徙,流动性大。3、携带禽流感病毒污染水域广阔,是持续传染的源头。4、控制难度大。
  5、低致病性禽流感危害增加。1、以激发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2、产蛋鸭产蛋量急剧下降,从80%~90%,降至10%~20%,软壳蛋畸形蛋增多。种鸭初产蛋下降外,孵化率、受精率下降。孵出的雏鸭一周内死亡率较高,且已发生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浆膜炎。
  6、高抗体水平下依然有流感的发生
  7、饲养管理不良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包括温度:过低、忽高忽低。湿度:过低。通风: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通风量过大。天气突变:大风、雾霾、沙尘、寒流。
  二 治疗
  1、抗病毒药物:黄芪多糖:饮水,连用4-5天
  2、抗细菌药物: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安普霉素、阿莫西林,饮水,连用4-5天。
  三 禽流感的预防
  1、加强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场的建设。建设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场,提高养殖水禽。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良好的饲养管理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特别防止冷应激,鸭群依法变得临界度为16℃。保持昼夜温差不超过3-4℃,特别注意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温差变化。经常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以降低应激反应。
  3、严格隔离、消毒。严格鸭群与外界的隔离,保持舍内卫生,加强消毒措施的落实,确保鸭群健康。1、环境消毒。2、人员消毒。
  4、疫苗免疫接种。使用h5、h7和h9灭活疫苗,接种后两周产生保护力,可以抵抗本血清型的流感病毒,抗体维持时间一般为10周以上。免疫时注意:1、h5/h9/h7疫苗均需要免疫。2、h5疫苗免疫时需进行试验。3、h9/h5临界保护滴度为6.01og2。.4、接种部位。颈后部下1/3处皮下注射或胸部肌肉注射,针头向下与皮肤呈45度。
  (二)坦布苏病毒感染
  该病是2010年春夏之交发生于我国江浙等地的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表现为种鸭和蛋鸭产蛋下降,产蛋率从80-90%,降至10-20%,严重的降至10%一下。目前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一、当前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
  1、该病主要感染鸭,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鸭均能感染。不同日龄的鸭易感染性不同,雏鸭、产蛋鸭最易感,育成鸭有一定的抵抗力。
  2、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冬春:产蛋鸭多发。夏季:雏鸭多发。
  3、该病既能水平传播,也能垂直传播。
  4、野鸟、蚊子在该病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5、病毒没有明显变异。通过对分离的坦布苏病毒的E/NS5基因测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源性均在99.5%以上,表明坦布苏病毒目前尚未发生显著变异。
  为什么出现免疫失败。因为有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它与蓝耳病病毒有一样的共性。
  二、症状
  1、雏鸭、育成鸭
  1、自然发病鸭主要见于15-25日龄,病鸭瘫痪、站立不稳,行走时双脚向外开叉,呈八字脚,头部震颤,走路容易翻滚,腹部朝上,两脚呈游泳状挣扎。
  2、病鸭腹泻,排白绿稀便。
  2、产蛋鸭:产蛋下降。突然发病,大群精神尚好,采食下降,粪便稀薄、变绿。产蛋下降,从90%降至10-20%,死亡率不高,零星死亡。个别鸭精神抑郁,流泪,喙出血。
  3、剖检变化。雏鸭、育成鸭:病毒性脑炎
  4、治疗
  1、抗病毒中药:大叶青、板蓝根、黄连、黄芪为主。黄芪多糖饮水。
  2、抗菌药物: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阿莫西林、新霉素、强力霉素饮水。连用4-5天。
  5、预防
  1、加强管理,避免应激,做好蚊虫、野鸟的防控2、加强消毒3、免疫预防
  (三)呼肠孤病毒感染危害增加
  1、呼肠孤病毒是具分节段的双链RNA基因组的一类病毒,分布广,病毒粒呈球形,大小在60-80nm之间的20面体结构,10个核酸片段,至少有12个血清型。
  从50-60日龄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开产,发病率约10-20%,种鸭表现为关节肿大、瘫痪。
  2、治疗:加强饲料管理,注意环境卫生,补充营养,减少应激反应等。头孢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拌料。
  3、预防:呼肠孤病毒的抵抗力极强,鸭群感染较普遍,高密度饲养模式及大多养鸭企业生物安全措施不能完全到位等因素,对此病的净化非常困难。
  (四)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危害依然存在
  治疗方法:1日龄注射小鹅瘟抗体,每只0.5毫升预防方法:1、加强对孵化室、育雏舍的消毒。空舍15天以上。2、种鸭接种鸭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开产以前接种。
  (五)鸭瘟在不同地区时有发生
  一、当前鸭瘟得流行特点。
  1、雏鸭发病增多,现在20日临沂下的雏鸭发病较多。
  2、无明显季节性。现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且在冬春季节多发。
  3、免疫失败不断发生。种鸭场多次免疫鸭瘟疫苗后,依然有鸭瘟的发生,免疫失败不断发生。
  4、发病率、死亡率高。鸭群一旦感染鸭瘟,死亡率达90%,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当前严重危害鸭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二、症状和剖解变化。
  三、免疫失败的原因。
  1、鸭瘟病毒是否变异?通过鸡胚基因检测,鸭瘟病毒很稳定。
  2、鸭场是否存在免疫抑制病毒。流感h9感染、呼肠孤病毒感染。
  3、免疫操作:免疫剂量、免疫次数、是否免疫4、疫苗质量:病毒的含量四、预防措施
  鸭瘟弱毒疫苗免疫:25-30日龄,鸭瘟弱毒苗(4头份/羽)、80-90日龄,鸭瘟弱毒苗(5头份/羽)、120-130日龄,鸭瘟弱毒苗(6头份/羽)皮下注射。
  五、治疗:用鸭瘟疫苗6-8倍量注射,配合免疫增强剂饮水。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0999137*

0
广告
广告
广告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